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名单

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并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现将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评审立项结果(共498项,名单附后)予以公布。

今年立项的西部项目总体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研究重点突出,特别是突出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研究,突出了西部地区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研究,突出了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研究,突出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研究,突出了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维护边疆社会和谐稳定研究。二是整体质量较高,具有高级专业职务的有400人,占总数的80%;具有博士学位的有427人,占86%左右;担任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的有229人,占46%。三是加强对少数民族学者、青年学者的扶持,其中少数民族学者有108人(涉及22个少数民族),约占总数的22%;35岁以下的青年学者有89人,约占总数的18%。四是加大对西部地区相对优势学科和特色研究的资助力度,围绕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等学科,以及少数民族社会发展调查、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边境宗教传播管理、历史文献挖掘整理等方面,确立了许多课题。

附:《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名单》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名单
序号 课题名称 姓  名 单  位
1 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毛泽东军队政治工作研究 牛保良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2 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研究 杨林兴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3 青海抗日战争史研究 崔耀鹏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疆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研究 杜惠敏 新疆农业大学
5 西藏和平解放时期中共对西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50-1959年) 李荟芹 西藏民族学院
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南海战略研究 杨娜 海南大学
7 腐败心理及其“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心理预防机制研究 钱素华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8 中央苏区监督制度及其当代启示研究 王旭宽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9 彭真党建思想研究 谭晓钟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10 南梁精神研究 李红举 陇东学院
11 云南白族地区红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利用研究 凡丽 大理学院
12 川藏、青藏“两路”精神研究 王戎 重庆交通大学
13 红色基因的培植与传承研究 杨玉玲 西安政治学院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社会治理思想与实践研究 彭红波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15 延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地位作用研究 王东仓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16 红军长征中的医疗卫生工作研究 钟继润 赣南医学院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建构研究 魏建克 江西理工大学
18 从严治党视域下党员退出机制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 任学辉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19 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研究 李兴元 宁夏社会科学院
20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组织研究 高璐佳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21 建立党委领导班子分析研判制度研究 刘学彬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22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有关问题考辨 何成学 中共广西自治区委党校
23 深入推进依法治军问题研究 张山新 西安政治学院
24 伊斯兰教法与穆斯林群众法治观念培育研究 雷晓萍 中共宁夏自治区委党校
25 新疆地区宗教自由与管制法律问题研究 张建江 新疆大学
26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文学作品中的法律现象研究 魏军梅 甘肃政法学院
27 民族地区社区社会组织法律治理研究 刘芳 宁夏大学
28 西藏自治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成效、问题与对策研究 柳杨 西藏大学
29 行政许可保护相邻权问题研究 汪燕 湖北民族学院
30 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模式研究 王军武 贵州师范大学
31 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行政法问题研究 姜昕 西北大学
32 刑法中的接受性责任理论研究 杨国举 宁夏大学
33 中外惩治腐败刑事法治比较研究——以犯罪学为视野 赵赤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34 新疆女性恐怖活动犯罪研究 古丽燕 新疆社会科学院
35 法治视野下的刑事合议庭研究 蒋志如 西南科技大学
36 西部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王晓维 青海民族大学
37 迈向制度理性的民事庭审阶段化构造研究 段文波 西南政法大学
38 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企业社会责任地方立法研究 朱海珅 内蒙古科技大学
39 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专门制度研究 王明旭 西安交通大学
40 协同创新视阈下的知识产权共享与集成保护实证研究 李刈 西北师范大学
41 知识产权诉讼程序研究 奉晓政 贺州学院
42 社会资本理论视域下的环境法治绩效解释研究 徐忠麟 江西理工大学
43 国家义务与社会协同:社会权保障研究 原新利 兰州理工大学
44 “失独家庭”扶助法律制度研究 常永达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45 中国国家豁免立法的难点与应对研究 王卿 西安财经学院
46 WTO贸易救济中的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研究 全小莲 西南政法大学
47 中国NGO走向大湄公河次区域五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黎尓平 昆明理工大学
48 中国开拓印度洋出海大通道战略中的缅甸问题研究 周倩 云南师范大学
49 当代中国与不丹利益汇合点研究 赵萍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党校
50 中南亚地区的安全观与安全合作机制研究 朱永彪 兰州大学
5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地缘安全基础研究 葛红亮 广西民族大学
52 推进“一带一路”油气合作研究 舒源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53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东盟投资的发展战略与风险防范研究 宋泽楠 广西财经学院
54 中国东南周边国家金融发展与人民币走出去战略研究 张家寿 中共广西自治区委党校
55 中国对朝经济政策研究 权哲男 延边大学
56 网络环境下综合集成研讨体系中集体智慧涌现机制研究 杨晶玉 西安交通大学
57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化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田庆锋 西北工业大学
58 基于创新网络演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形成与提升路径研究 王昌林 重庆科技学院
59 西部地区设施建设类惠农政策实施效果跟踪研究 陈丽华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60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估研究 王凤羽 长江师范学院
61 嵌入环境因素的柴达木循环经济区资源型企业财务预警研究 赵娟 青海大学
62 失败学习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驱动机理及协同路径研究 杜维 重庆邮电大学
63 混合所有制企业协同治理研究 马胜 成都学院
64 政府行为与企业社会责任嵌套机制研究 郭岚 四川理工学院
65 “一带一路”战略与宁夏穆斯林旅游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研究 许丽君 宁夏大学
66 构建中国-东盟南北丝绸之路旅游带研究 陈红升 广西社会科学院
67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三沙海洋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邓颖颖 海南省社会科学院
68 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 徐仁立 武夷学院
69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南方集体林区林权流转交易中心运行机制研究 魏远竹 宁德师范学院
70 粮食主产区目标价格政策的粮农行为响应及政策优化研究 郑鹏 东华理工大学
71 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估及空间分析 刘航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72 我国铜资源二次利用的生态产业链延伸路径研究 王国友 重庆工商大学
73 雾霾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王凤 西北大学
74 民族地区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适宜模式及其推进路径研究 范艳存 内蒙古医科大学
75 法治视角下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协同联动研究 吴成国 重庆交通大学
76 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评估及治理研究 万晓榆 重庆邮电大学
77 社会网络视阈下政务微博受众影响力评估及舆情引导能力提升研究 白黎 宝鸡文理学院
78 灾害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机制研究 王华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79 基于公平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建构研究 李雄鹰 兰州大学
80 生态安全视域下巨灾风险动态识别与防控机制研究 陈利 重庆工商大学
8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杨娟丽 青海大学
82 闽东古村落风貌保护规划与文化传承研究 邱汉周 宁德师范学院
83 “一带一路”背景下七个少数民族产权制度的静态比较与动态变迁研究 谷继建 重庆文理学院
84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安全风险源研究 高昊 西南政法大学
85 完善差别化支持政策与提升民族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 韩林芝 新疆自治区发改委
86 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影响研究 公磊 西安财经学院
87 面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模式创新研究 张建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88 基于产业关联溢出效应的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绩效比较研究 李春梅 兰州理工大学
89 国家价值链视角下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与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王燕飞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90 沿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廊道工业重点镇的生态足迹测算及其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杨屹 西安理工大学
91 城镇化进程中对农民工“候鸟式”务工模式的冲击与就业保障研究 陈娟 甘肃行政学院
92 西南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宁常郁 广西社会科学院
93 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培育与人口就近城镇化实现路径研究 曾鹏 桂林理工大学
94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研究 张继英 兰州交通大学
95 “海上丝绸之路”下中国—东盟经济共同体模式、机制及对策研究 郑铁桥 广西财经学院
96 海上丝绸之路和自贸区升级版双重视阈下南海经济圈建设研究 龚三乐 广西财经学院
97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研究 韩鹏 内蒙古财经大学
98 城镇化进程中蒙古族劳动力进城就业现状调查研究 包凤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
99 创新驱动视域下西北内陆区域向西开放问题研究 王必达 兰州商学院
100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白竹岚 井冈山大学
101 资源视角下的中美欧城市化历史及模式比较研究 徐和平 贵州财经大学
102 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等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战略研究 李化树 西华师范大学
103 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研究 程广斌 石河子大学
104 新常态下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张学刚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校
105 援藏工作经济社会效益评价与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王代远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106 “多规合一”机制协调与融合研究 徐万刚 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
107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转型升级互动机制研究 王秀丽 内蒙古工业大学
108 新常态下农民工体面就业的评价体系及实现机制研究 陈静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109 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的制度创新研究 魏晓蓉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110 中国西北地区小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 许光中 青海师范大学
111 城市公交事业深化改革与科学监管研究 陈蛇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
112 柴达木盆地能源与生态特区创新模式研究 郑永琴 青海大学
113 我国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建设的实现机制和政策体系研究 杨少垒 四川大学
114 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赵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1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 付宗平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116 基于新型农户视角的农业用水合作与水价制度设计研究 李然 重庆社会科学院
117 宗教规制与青藏地区藏族农牧民市场化行为研究 张迎春 青海民族大学
118 资源约束条件下新疆棉花适度规模经营及政策支持研究 马琼 塔里木大学
119 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问题研究 邱雁 西南财经大学
120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背景下我国财税支农政策体系重构研究 朱润喜 内蒙古财经大学
121 中国村庄公共物品配置模式研究 徐琰超 云南大学
122 跨区域公共服务的财政资源配置与政策研究 陈新 云南师范大学
123 网络贷款投资人利益保护机制研究 余劲松 西南政法大学
124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西北段金融集聚和金融中心建设研究 霍远 石河子大学
125 风险资本在清洁能源投资中的运行机制及对策研究 宁宇新 西安石油大学
126 沪港通背景下沪港股市相依结构研究 黄爱华 重庆文理学院
127 华北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细石器遗存研究 朱之勇 西北大学
128 长江流域商周时期建筑的考古学观察 郭明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129 陕西富县广家寨寺院遗址发掘报告 田有前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130 云贵高原汉墓研究 张勇 六盘水师范学院
131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生态危机批判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余玉湖 重庆工商大学
132 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李学林 西南石油大学
133 邓小平武器装备思想研究 曾敏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134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思想研究 徐贵恒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校
135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用语体系构建研究 李宪伦 广西科技大学
136 整体性视域下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研究 张学中 兰州交通大学
137 新媒体生态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研究 罗昌勤 河池学院
13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宣传普及研究 阮金纯 云南财经大学
139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唯物史观基础研究 陈娜 云南大学
14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逻辑研究:基于争论的考察与借鉴 尤绪超 内蒙古财经大学
141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视阈下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主体关系研究 陈怀平 长安大学
142 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行政自由裁量的公共性研究 丁社教 西北工业大学
143 新媒体环境下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研究 张亚丹 重庆邮电大学
144 城镇化中乡村传统和合文化弘扬研究 陈文兴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145 地域文化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 黄意武 重庆社会科学院
146 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实践基础及逻辑特征研究 周永红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147 当代中国发展语境中的社会保障价值理念建构研究 徐瑞仙 天水师范学院
148 阶级的双重结构与中国现阶段社会不平等问题研究 李金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149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化进程中社会矛盾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郭根山 海南师范大学
150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我国生态文明综合制度体系建设研究 姚天祥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151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代价偿还机制研究 张荣洁 广西大学
152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话语权研究 华启和 东华理工大学
153 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形势评估及战略策略核心问题研究 韩源 西南财经大学
154 我国智库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功能及实现机制研究 吴艳东 西南大学
155 西藏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及其管控机制研究 陈敦山 西藏民族学院
156 引导少数民族青年学生坚定“三个自信”的途径研究 张喆 宁夏医科大学
157 新媒体背景下中国梦的哲学基础、共识凝聚和价值传播研究 霍晋涛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158 西南边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 王锡林 楚雄师范学院
159 中美青年精神生活升华机制与优化路径比较研究 张燕 昆明理工大学
160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载体研究 王艳 吉首大学
161 高校教师政治认同实证研究 闵绪国 重庆邮电大学
162 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 黄蜺 长安大学
163 多元社会思潮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路径研究 李继兵 玉林师范学院
164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信仰发展状况研究 王文奎 西安理工大学
165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热点难点及对策研究 徐秦法 广西大学
16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创新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隆滟 甘肃农业大学
167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及实践转化研究 靳玉军 西南大学
16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民族理论创新研究 陈国新 大理学院
16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在民族地区协调推进的实践探索研究 曹淑英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170 新媒体时代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民族文化传播的整合机制研究 温健琳 重庆大学
171 中国共产党治疆方略研究 刘荣 新疆大学
172 新时期影响新疆稳定因素的综合考察研究 张军 昌吉学院
173 南疆社会群体极化的文化心理分析与对策研究 张春霞 新疆财经大学
174 “微时代”新疆高校宗教虚拟化传播的治理研究 程世平 新疆师范大学
175 维护新疆社会政治稳定的长效机制研究 龙群 石河子大学
176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形态理论视域下的西藏社会形态发展研究 扎西 西藏大学
177 当代中国学术道德建设研究 阮云志 陕西科技大学
178 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研究 张勇 石河子大学
179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 王健 内蒙古民族大学
180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机制研究 胡清惠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校
181 近代以来新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历史进程及发展趋向研究 陈茂荣 北方民族大学
182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权限研究 阙成平 贵州财经大学
183 新疆民族群众国家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陈得军 新疆师范大学
184 “藏独”分裂主义的话语形式与反分裂理论构建 胡建刚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
185 云南城市民族关系调查研究 王俊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186 清代以来川滇藏交界区盐税改革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李何春 广西师范学院
187 新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载体和方式研究 王开幕 中共伊犁自治州委党校
188 宗教与新疆南疆长治久安研究 戚甫娟 喀什师范学院
189 南疆地区维稳与维权法律问题研究 热米拉·热杰甫 新疆社会科学院
190 西欧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困境及其对我国民族政策的启示研究 杜文军 石河子大学
191 中国朝鲜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政策研究 赵刚 延边大学
192 近代藏密东传与现代多民族国家建构研究 文厚泓 贵州大学
193 清朝对准噶尔汗国的政策研究 陈岚 赤峰学院
194 布特哈八旗研究 王学勤 呼伦贝尔学院
195 回族史学史研究 王伏平 宁夏社会科学院
196 哈萨克医史文献整理与珍善本《奇帕格尔利克巴彦》的文献学研究 高静 新疆医科大学
197 《蒙古秘史》语法研究 套格敦白乙拉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198 基于韵律的蒙古语方言土语区别特征研究 开花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199 生态文明建设中民族环境习惯法的功能研究 张林鸿 贵州大学
200 苗瑶语核心词比较及认知研究 胡晓东 贵州民族大学
201 中国藏区教育发展与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李子华 青海民族大学
202 城镇化进程中的藏区公众参与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赵晓红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203 藏医药学理论体系与其他传统医学发展史比较研究 华欠桑多 青海大学
204 藏传佛教文化在港澳台地区的传播与发展态势研究 鄂崇荣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205 藏传梵文蓝扎体语法文本的搜集、整理与研究 桑本太 青海师范大学
206 藏族天文历算学常用词汇整理与诠释 罗布顿珠 西藏藏医学院
207 传统藏族筹算和现代数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研究 边巴 西藏大学
208 《蒙古秘史》逻辑体系研究 王玉红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209 西南乌江流域经济文化走廊研究 龚锐 贵州民族大学
210 技术的民族性与民族化问题研究 吴致远 广西民族大学
211 川盐古道与社会整合、国家统制的关系研究 杨亭 西南大学
212 湘西语码转换与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田晓黎 吉首大学
213 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信息数字化建设研究 郑刚 兰州工业学院
214 阿旺丹达尔对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发展的贡献研究 斯琴 西北民族大学
215 哈尼族民俗文化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 汤松 红河学院
216 北盘江流域大花苗古歌的搜集、整理与研究 熊黏 安顺学院
217 河湟汉藏影戏民俗文化学研究 李玉英 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18 文本解读与传说构建:维吾尔族族源与形成研究 尼扎吉·喀迪尔 喀什师范学院
219 西藏阿里普兰女性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伍金加参 西藏大学
220 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 杨文林 宁夏大学
221 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实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梁莉莉 宁夏大学
222 湘桂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效果实证研究 何华湘 梧州学院
223 柯尔克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交流研究 拓万亮 塔里木大学
224 西南边疆多元文化互动与民族和谐、社区发展研究 曹能秀 云南师范大学
225 基于供需平衡视角的西部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蒋雪梅 贵州大学
226 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城市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张为波 西南民族大学
227 新疆伊犁地区散杂居柯尔克孜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李鑫鑫 塔里木大学
228 西北民族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李虎林 西北师范大学
229 配置正义与关系正义双重视域中云南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杨建朝 红河学院
230 边疆多民族地区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李慧勤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31 民族地区教育政策自主制定与自我完善研究 陈孝凯 凯里学院
232 民族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王正惠 绵阳师范学院
233 西南民族杂居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陈荟 西南大学
234 哈萨克族习俗教育研究 海拉提·乎尔曼汗 伊犁师范学院
235 宁夏回族文化空间形塑研究 王琳瑛 宁夏大学
236 非传统安全视域下西北民族地区旅游危机预警管控研究 窦开龙 兰州商学院
237 白族民居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的研究 杨晓 云南省民族博物馆
238 旅游发展与云南少数民族土地观念变迁的人类学研究 史艳兰 云南财经大学
239 少数民族旅游特色村镇建设指标体系研究 马治鸾 成都理工大学
240 普惠金融视角下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状况与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刘涛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241 互联网背景下西南特困山区扶贫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赵禹骅 中共广西自治区委党校
242 新疆南疆农村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反贫困研究 张霞 石河子大学
243 武陵山特困连片地区多中心参与扶贫的法律制度创新研究 彭清燕 吉首大学
244 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观研究 那仁毕力格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245 大众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创新机制研究 李菊霞 内蒙古民族大学
246 白族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生共谐”机制研究 田夏彪 大理学院
247 云南民族壁画抢救性临摹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例研究 付云仙 云南大学
248 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母题的图像学研究 赵芳 玉溪师范学院
249 西南少数民族汉文医药古籍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彭馨 遵义医学院
250 湘桂走廊仪式音乐的多重文化研究 陆栋梁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251 青海刺绣艺术数字典藏资源库建设 张效娟 青海师范大学
25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西北地区族际交往交流交融国家文化基础构建研究 马进 甘肃政法学院
253 城镇化进程中新疆南疆少数民族嵌入式乡村精神文化教育研究 孙笑冰 中共新疆自治区委党校
254 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府责任研究 何金玲 内蒙古科技大学
255 西部民族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与实现机制创新研究 李利芳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校
256 黄河上游藏区水电资源开发补偿调查研究 刘巍文 甘肃省民族研究所
257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特色旅游乡镇包容性发展路径研究 王超 贵州财经大学
258 云贵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业态创新的信息化支持研究 胡江华 贵州师范学院
25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地区城市少数民族民生问题研究 付蓓 广西科技大学
260 青海藏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成长性评价与动力机制研究 张小红 青海大学
261 “一带一路”战略下民族地区开发开放实验区建设对策研究 齐海山 内蒙古财经大学
262 边疆民族地区开放发展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 许海清 内蒙古财经大学
263 新型牧区畜牧业经营主体构建与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研究 杜富林 内蒙古农业大学
264 西北民族地区合作构建出口清真食品产业体系对策研究 李含琳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265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南沿边口岸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 刘慧玲 中共广西自治区委党校
266 滇桂黔石漠化区农村土地流转调查和农民增收对策研究 张海丰 广西师范大学
267 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红线的划定及民族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研究 温煜华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268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移民聚居区农地制度改革难点及对策研究 郑宝华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269 西南民族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罗明东 楚雄师范学院
270 城镇化进程中西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景观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谢荣幸 西南林业大学
271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侗族河歌研究 胡牧 重庆文理学院
272 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疆生态保护法治体系建构研究 刘晶 新疆农业大学
273 二孩生育的家庭代际依赖研究 杜双燕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274 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郭凯峰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275 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陈藻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276 生育政策调整对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影响评估及相关对策研究 曾益 西南财经大学
277 新常态下人力资本集聚外部效应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曾国平 重庆大学
278 和谐家庭建设背景下转型期80、90后青年婚姻稳定性研究 李巾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279 甘青特有民族人口变动研究 文斌兴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280 新疆南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民族文化研究 肖涛 塔里木大学
281 大数据背景下社会研究方法创新研究 南豪峰 贵阳学院
282 新型城镇化与中国传统村落现代化转型研究 夏周青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
283 西南边疆地区法治社会建设研究 官秀成 钦州学院
284 新疆地区危害国家安全类罪犯矫正研究 张要平 新疆兵团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285 武警反恐怖作战学科研究 穆建伟 乌鲁木齐指挥学院
286 文化转型背景下新疆南疆农村青年发展问题与社会长治久安调查研究 徐瑛 塔里木大学
287 以民生改善与民族和谐为主要内涵的丝路经济带社会发展质量评价研究 李凯 西北大学
288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南山区土地流转与农民生计模式转变研究 李忠峰 重庆师范大学
289 内蒙古草原工矿开发与牧区稳定发展研究 张群 内蒙古大学
290 民族地区中心城市“文化特色危机”研究 张经武 广西财经学院
291 中国当代艺术的大众认知途径及理解模式研究 丁月华 重庆师范大学
292 性别研究与符号消费视野下的中国青年音乐消费亚文化研究 王黔 宜宾学院
293 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教师配置问题研究 刘小强 成都师范学院
294 内蒙古向北开放经济带建设的软实力支撑条件研究 多志勇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295 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实践路径研究 黄林秀 西南大学
296 内地高校藏族大学生的群际接触与提升研究 刘峰 渭南师范学院
297 青少年冰毒依赖者执行功能特征及干预研究 景璐石 成都医学院
298 生态系统发展观视角下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王迎春 云南警官学院
299 中国军人心理健康评价维度、工具和标准的研究 王毅超 第三军医大学
300 基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社区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创新研究 彭声静 昆明学院
301 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变迁的影响因素研究 谭三桃 广西社会科学院
302 多元文化建构下的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适应研究 孙丽璐 重庆理工大学
303 藏区社会治理中的社会组织作用研究 王淑婕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304 岭南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管理制度在构建当代民主社会中的功能研究 彭谊 广西教育学院
305 西藏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研究 陈丽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党校
306 我国残疾人事业治理体系创新研究 白宽犁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307 美国佛教史研究 明清 云南师范大学
308 欧洲民族史观认知民族之间战争历史的方法变化研究 唐书明 贵州大学
309 美国社会运动与大学关系的历史考察(1876-1999) 傅林 四川师范大学
310 物价、环境与16—17世纪英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研究 李士珍 内蒙古农业大学
311 19世纪英国在东南亚的海洋政策研究 王本涛 广西师范大学
312 朝鲜反日民族解放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研究 金成镐 延边大学
313 乡村农产品价格风险预测预警研究 普映娟 保山学院
314 少数民族地区院校蒙古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与提高研究 蔺继红 内蒙古农业大学
315 内蒙古地方志特色日文旧籍整理与研究 文宝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316 《史记》写本文献及其传写与阅读研究 张宗品 陕西师范大学
317 文化数字化保护视域下甘青川藏族民间苯教文献整理研究 庄虹 兰州大学
318 南方丝绸之路国内文献整理研究 范佳 西华大学
319 晚清民国时期南海文献整理与研究 王琦 海南大学
320 贵州“三线建设”文献收集整理研究 刘瑞 贵州理工学院
321 湘黔边区傩书文献收集、整理研究 欧阳大霖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322 东乡族文献资料数据库建设研究 段新文 青海师范大学
323 大数据并行聚类关键技术研究 洪月华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324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新疆突发事件舆情演变规律的分析及应对研究 哈丽云 中共新疆自治区委党校
325 城市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力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雷福民 西安体育学院
326 大数据时代体育企业营销变革研究 刘英 成都体育学院
327 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王萍 新疆教育学院
328 西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 李兴平 吉首大学
329 我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结构对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机制及策略研究 刘志强 西安交通大学
330 新疆足球“教体结合”发展模式研究 阿不拉·玉素甫 新疆师范大学
331 东巴教仪式舞蹈与原始体育关系研究 和春云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332 跨界图瓦族传统体育文化演进的体育人类学实证研究 姜涛 新疆医科大学
333 傣泰民族谚语的当代价值研究 杨丽周 云南民族大学
334 《尤利西斯》的认知诗学研究 吴显友 重庆师范大学
335 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研究 游滨 重庆大学
336 中西书写体系的认知效应研究 余志为 重庆大学
337 新媒体时代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的路径及策略研究 杨秀 重庆大学
338 新疆维吾尔族日常生活中的仪式传播与文化认同研究 罗彬 新疆财经大学
339 中国东盟一体化进程中边境城市品牌传播研究 李庆春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340 基于汉英认知辞格及其ERP实验的当代隐喻学研究 孙毅 西安外国语大学
341 南北朝诗歌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研究 黄莉 重庆师范大学
342 西方传统劝说机制与外宣翻译的相融性研究 袁卓喜 广西大学
343 南岭走廊瑶族民间手抄文献英译研究 范振辉 贺州学院
344 翻译规范视角下庞德儒家经典翻译在美国的接受与影响研究 祝朝伟 四川外国语大学
345 语言接触视域下的河州方言形成和演变研究 莫超 兰州城市学院
346 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国家语言能力对比研究 王晋军 云南大学
347 新疆语言社情及安全隐患调查研究 周殿生 新疆大学
348 战国楚简所见《诗》类文献整理与研究 张峰 重庆大学
349 古代汉语同义词的模糊聚类分析 贾璐 内蒙古师范大学
350 太平天国文献方言词研究 黄群 梧州学院
351 前四史注疏语料层次与词汇研究 周勤 重庆三峡学院
352 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汉语主谓句的逻辑语义及其推理模式研究 张晓君 四川师范大学
353 唐诗修辞史研究 段曹林 海南师范大学
354 楚简文献话语类型调查及语言研究 罗曼 湖北民族学院
355 哈穆尼堪蒙古方言研究 森德玛 呼伦贝尔学院
356 基于语料库的蒙古语韵律特征研究 玉荣 内蒙古大学
357 蒙古语同义词研究 金书包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358 中国朝鲜族语言资源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马今善 延边大学
359 东部裕固语语音声学研究 哈斯呼 内蒙古民族大学
360 云南濒危怒语良苏话抢救性记录与研究 陈海宏 云南民族大学
361 藏医《四部医典》的词汇研究 贡却坚赞 青海大学
362 藏文音节识别法和文本转语音研究 姜占才 青海师范大学
363 康巴藏区道孚藏族族群(濒危)语言调查与比较研究 根呷翁姆 西南民族大学
364 中国新发现濒危语言蔡家话参考语法研究 张永斌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365 基于有声语档的布依族摩经整理研究 占升平 遵义师范学院
366 基于语料库的汉英词典儒学词研究 胡文飞 四川外国语大学
367 佛教生命哲学研究 贾应生 西北师范大学
368 汉传佛教自我管理制度研究 王大伟 四川大学
369 隋唐《起信论》注疏研究 袁大勇 湖北民族学院
370 10-15世纪古代阿里地区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李俊 西安科技大学
371 《亲友书》梵、藏、汉文校勘译注 欧珠次仁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372 佛教与蒙古民族及国家认同研究 梅花 内蒙古大学
373 丝绸古道上的北方诸佛教研究 才吾加甫 新疆社会科学院
374 康德宗教哲学情感分析研究 贺方刚 湖北民族学院
375 刘智、马启西与伊斯兰中国化的理论建构及其社会实践研究 敏贤麟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376 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对新疆社会稳定冲击与对策研究 张炳勇 新疆警察学院
377 境外伊斯兰教极端思潮利用宗教渗透问题研究 马媛 新疆社会科学院
378 贵州道教历史研究 赖全 铜仁学院
379 海外道教典籍翻译研究 何立芳 电子科技大学
380 民间宗教视域下的河西宝卷研究 崔云胜 河西学院
381 青藏地区道教与民间信仰关系及其综合管理研究 马婧杰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382 中国通史撰述与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 赵梅春 兰州大学
383 基于石刻文献的唐宋巴蜀水社会研究 王晓晖 长江师范学院
384 衮布扎布及其《恒河之流》研究 风晓 赤峰学院
385 中国历代藏族女性文化人物研究 华毛 西北民族大学
386 抗日战争内蒙古正面战场研究 李玉伟 内蒙古大学
387 中国历史疆域形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王振刚 云南大学
388 中国海洋疆域的形成与管理研究 刘俊珂 云南民族大学
389 丝绸之路东段线路历史地理考察研究 刘永胜 西北师范大学
390 近代外国人在卫藏游历考察研究 向玉成 四川旅游学院
391 近代西藏重大历史事件与《申报》史料研究(1888-1949) 温文芳 西藏民族学院
392 中国“草原丝绸之路”节点城镇研究 李艳洁 内蒙古师范大学
393 中国喀斯特地区黔中城市群城镇化历程研究 范松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394 中古中国与波斯文明 韩香 陕西师范大学
395 辽金元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婚姻习俗变迁研究 贾淑荣 内蒙古民族大学
396 宋代中下层官员议政研究 陈晔 重庆大学
397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知识界对社会主义路径的探讨研究 贺金林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398 甘肃、青海藏族聚居区形成史研究 杨惠玲 西北民族大学
399 西夏、蒙元时期藏传佛教与河西多民族社会的交融研究 赵学东 西北民族大学
400 历史上中央政府治藏特殊政策及其实施效绩研究 星全成 青海民族大学
401 吐蕃对丝绸之路文明的建构与传播研究 张延清 四川大学
402 跨界民族与边疆安全历史经验研究 孛蒙赫达赉 呼伦贝尔学院
403 川黔古盐道与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李浩 贵州民族大学
404 主体的缺失和错位:民国时期广西社会治理研究(1925-1938) 张爱华 广西师范学院
405 晚清民国时期新疆内地移民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王汐牟 新疆师范大学
406 清至民国时期新疆移民宗教信仰研究 衡宗亮 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党校
407 清末民国时期外国人到西北考察、探险、游历活动研究——兼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问题 邓慧君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408 延安时期的戏剧活动研究 惠雁冰 延安大学
409 数字化语境中文学制度的转型与策略研究 黎杨全 西南大学
410 动画伦理理论建构研究 高晨 三亚学院
411 法律规制与文学突围的互动研究 刘汉波 赣南师范学院
412 壮族嘹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 范秀娟 广西民族大学
413 生态美学视域中的蒙古族文学创作的审美价值取向研究 田中元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414 东干文学批评形态研究 惠继东 宁夏大学
415 香港左派电影批评史研究 吴迎君 广西大学
416 驻藏大臣作品中的西藏形象研究 晏斌 西藏大学
417 十六国到隋的关中文化特征与文学演进 张鹏 咸阳师范学院
418 唐代墓志文体与唐代文化研究 马立军 陕西科技大学
419 明清小说互文性研究的专题分析与体系构建研究 王凌 西安工业大学
420 《蜀中广记》整理与研究 王斌 乐山师范学院
421 明刊《西厢记》整理及研究 陈旭耀 井冈山大学
422 金元全真诗词研究 郭中华 贵州师范学院
423 中国乐府学史研究 吴大顺 广西师范大学
424 格律文化的体系构建与传承创新研究 柯继红 琼州学院
425 《礼记》文献与礼文化的学理形成研究 卢静 陕西师范大学
426 马融经学佚著整理研究与阐释 李小成 西安文理学院
427 汉代安定郡梁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 陈春霞 宁夏大学
428 唐宋城市转型与文学变革关系研究 蔡燕 曲靖师范学院
429 明清之际骈文研究 张明强 贵州师范大学
430 明代提学官与地域文学研究 李波 渭南师范学院
431 清代福建家族文学研究 郑礼炬 闽南师范大学
432 近代北美华文报刊与小说研究 刘颖慧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433 中国现代文学的撰史传统研究 王瑜 广西师范大学
434 新媒体语境中诗与公众世界的关系新变化研究 罗小凤 广西师范学院
435 当代藏羌彝文学中的国家认同意识研究 彭超 西南民族大学
436 中国当代诗歌副文本资料整理与研究(1949—1966) 巫洪亮 龙岩学院
437 七十年代跨界文学刊物、跨界作家资料整理与研究 李旺 内蒙古大学
438 莫言与沈从文乡土小说比较研究 魏家文 贵州大学
439 《新青年》文化思想与时代语境的互动研究 火源 陕西理工学院
440 伪满文艺体制研究 王劲松 重庆师范大学
441 沈从文作品英译的历时研究与当代传播 刘汝荣 吉首大学
442 鲁迅台湾传播的史料整理与研究 徐纪阳 闽南师范大学
443 “跨媒介文学”生产与传播研究 喻健 贵州民族大学
444 秦腔经典文学剧本整理与研究 高益荣 陕西师范大学
445 中越跨境民族民间戏剧比较研究 周秀苗 百色学院
446 口头诗学河湟“花儿”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 杨生顺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
447 史诗《格萨尔》视觉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研究 巷欠才让 青海民族大学
448 蒙古族文学前沿与热点问题研究 铁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449 中国现代文学蒙译史研究 阚海英 内蒙古大学
450 藏剧的创新发展与社会效应研究 拉加才让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451 英语世界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黄立 西南民族大学
452 跨文化视阈下的康巴藏族文学研究 朱霞 西藏民族学院
453 当代回族文学及影视创作中的文化认同研究 马慧茹 北方民族大学
454 新时期回族文学史研究(1978-2013) 高传峰 宁夏师范学院
455 中国哈萨克族文学现代转型研究 祁晓冰 伊犁师范学院
456 维吾尔语长篇小说《诸王传》研究 苏来曼·克依木 新疆师范大学
457 少数民族青年干部继承发扬群众路线传统研究 马红梅 中共宁夏自治区委党校
458 多元现代性理论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研究 谢玉亮 贵州师范大学
459 “工程”与“社会”: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独白”与“对话”研究 梁军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460 现象学视角下的中西医身体观比较研究 刘胜利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461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研究 李友广 西北大学
462 先秦乐道思想体系与文献研究 田君 四川大学
463 中国近代的国学与东学关系探究 史少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464 儒家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郭明俊 西北政法大学
465 中国古代官德形成和维系机制研究 谭平 成都学院
466 儒学的超越性与时代性问题研究 胡金旺 宜宾学院
467 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史研究 张学广 西安邮电大学
468 黑格尔与现代解释学关系研究 黄小洲 广西大学
469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公共领域理论研究 李蜀人 西南民族大学
470 蒙古族思维发展史研究 钢特木尔内 内蒙古师范大学
471 《易传》的社会伦理思想研究 程建功 河西学院
472 伦理的刑事司法运用研究 张武举 西南政法大学
473 优秀道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研究 刘占祥 西南交通大学
474 精神医学领域中的代理失范现象研究 罗光强 桂林医学院
475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历史观维度研究 杨英姿 海南师范大学
476 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人权的制度化研究 徐桂兰 三明学院
477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体系研究 侯洪澜 甘肃中医学院
478 阳明心学美学与禅宗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刘继平 贵阳学院
479 后现代文化语境与“审美异化”问题研究 张富宝 宁夏大学
480 影视美学与新媒体传播双重视域下的微电影理论研究 夏光富 重庆邮电大学
481 西方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公民义务观念研究 乔欣欣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482 习近平总书记治疆方略与兵团先进生产力示范区建设研究 卢玉文 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党校
483 新疆长治久安视域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研究 李捷 兰州大学
484 边疆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与边疆治理问题研究 陈路芳 广西民族大学
485 东部地区政策创新向边疆民族地区扩散研究 朱光喜 桂林理工大学
486 青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治理研究 赵正全 青海民族大学
487 中央第一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治疆新理念与新经验研究 丁守庆 中共新疆自治区委党校
488 新疆“社会稳定度”测量与提升研究 曾庆忠 中共新疆自治区委党校
489 黎族自治传统对海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促进作用研究 陈强 三亚学院
490 牧区土地(草原)制度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研究 赵俊华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校
491 西北地区能源开发利用生态效应综合测评与安全调控研究 刘引鸽 宝鸡文理学院
49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研究 张瑜 北方民族大学
493 地方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评估指标研究 史本山 西南交通大学
494 城乡结合部转型社区自治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李德虎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495 中美日海外利益保障制度比较研究 夏维勇 云南大学
496 周边大国战略框架之中的朝鲜问题及中国策略研究 金强一 延边大学
497 提升兵团反暴维稳治理能力研究 李海江 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党校
498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安全治理体系研究 赵辉 塔里木大学

附件可下载查看

文件下载:

下载地址: https://pan.baidu.com/s/1dFgyfK1

提取密码:请按以下步骤获取

1 微信扫描进入公众号

2 向公众号发送文件编号: d0147

3 即可获得提取密码

获取有困难?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本网站(网站地址)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