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第一作者那些事:利益属性越来越强,甚至沦为利益交换筹码

  • Colin
  • 1
来源:募格学术

作者:风五味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发论文发布一作

但不曾想,你却只想“利用”我……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发论文发布一作

但不曾想,你却只想“利用”我……

“帮我把实验补了,带你共一”

“你把这做完,你就是共一”

“试剂随便用,没问题,别忘了带我共一哈”

“小明呀,听说你最近要投SCI,带上哥哥共一,评职称用”

“师兄,有共一带没,评奖学金用”

……

 

可以说,近些年国内科研界折腾文章的人都会经历“共一”的洗礼。一个“共一”包罗万象,道尽科研界的酸甜苦辣,写满科研人员的喜怒哀乐。

 

“共一”即共同第一作者,英文译为“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最初用来指有多人共同完成一项研究成果,所做贡献相同或大致相同。“共一”最初的出现适应了现代科研活动高度的分工协作,也解决了单独第一作者(除通讯作者外)奖励全拿的不公平性。可是随着第一作者和奖励晋级等切身利益挂钩,“共一”的科研属性越来越弱,利益属性越来越强,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沦落为利益交换筹码。

 

 

“共一”出现情况

 

一般来讲,“共一”出现的情况有如下两大类。

 

首先是较为普遍,较被认可的一类。具体可分为如下几种。

 

一是工作量较多,或随着研究的深入,可挖掘的东西越来越多,刚开始实施课题的研究生面临毕业或研究人员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继续开展,后来一人或多人接手,完成工作。这种情况下,当成果发表时,论文的通讯作者原则上会将这几位课题的实施者,都放为“共一”;

 

其次是工作较为复杂或难度较大,同时有两名或两名以上研究人员共同负责,或者将本课题组不能完成的工作委托外课题组帮助完成,这种工作发表一般也会将这些重要贡献的研究人员列为“共一”;

 

再者,属于刚入路的年轻研究人员在师兄师姐、年轻教师等具备一定经验的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一项课题,一般来讲,师兄师姐类会被“共一”,而有教职的教师一般为共同通讯,当然也有放在“共一”的,这要视情况而定。

 

接着就是颇受争议的挂靠带。笔者稍作总结,大致分为如下几种。

 

一曰合作型,即双方都有要发表的量级相当的论文,互相将对方挂为共一,二者就能各自拥有较多第一。这常见于课题组内或学科内或关系较好的合作单位;

 

二曰投靠型,此类一般由年资较低的科研人员主动或被动将年资较高、地位较高的科研人员放为“共一”位置。在不影响自己第一的位置下,又给予了“共一”者利益。而“共一”者往往前者职称晋升,工资涨幅,基金申报等方面施以照顾;

 

三曰帮扶型,此类一般由第一作者主动或在通讯老板授意的情况下,将“共一”给予急需此类位置的研究人员,用于荣誉评定,入学晋职等考核中,“共一”者对此类帮扶自然是感激涕零,施以援手者则收获人情等其余利益。

“共一”利益纠纷

 

在经历愈演愈烈的文章挂名以后,科研机构逐渐将第一作者和其他作者(除通讯作者)区别开来。一般是较重要的考核中,大家都会遵循第一作者(除通讯外)赢者全拿原则,或称为只认第一作者(除通讯作者外)原则。这种方式在一定情况下,克制了“学术人情”、“学术关系户”、“学术权力”对学术的不良侵蚀,营造了较为公平的学术奖励和认可。

 

为了适应高度强化的科研分工,“共一”应运而生,也为科研学术界的公平做出了贡献。然而,如上文挂靠带现象出现后,各类审核机构开始审视“共一”的含金量。为了剔除含水量较大的“共一”,在重要的考核中会只记共同第一中排名第一,或者共同第一排名中第一第二第三依系数递减。所以“共一”中的排名也是是非之地,而“共一”中的第一则是兵家必争之地。一般主次特别显著中,第一作者争议较小。争议常见于有同等贡献的合作者,如上文多人共同负责或者多人接龙完成,这时谁先谁后就很有争议。此时,除学术贡献外,论文的通讯作者会纳入更多考虑因素,此处略去不表,相信读者自有体会。

 

争议最大乃至饱受诟病的就是“共一”沦落为学术界的“剥削”工具。掌握资源和话语权、或“辈分”较高、“出身”较好的科研人员强行拿走“共一”中的第一顺位,美其名曰“课题指导占主导地位”,而论文主要贡献着则被排在“共一”中第二第三,忍受着“共同贡献的待遇”。这在国内某些科研机构较为常见。一般年资较低者也会忍气吞声接受,一般会获得 “抢夺者”另外的利益交换。个别性格耿直、脾气火爆者虽然会竭力反抗,往往不了了之,甚至被打上“功利激进,没有大局意识”的标签,被整个团队排斥,乃至扫地出门。

 

 

“共一”存在问题

 

一个新兴事物出现有其合理性,必然也会衍生出许多问题。如上文,“共一”在相对公平衡量科研分工的同时,也出现了“巧取豪夺”的现象。笔者将这些现象带来的问题稍加分析。

 

一是成果稀释。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被无实际贡献的科研人员强行稀释,这对于国际学术界准确衡量科研人员的研究贡献带来困惑。好在此类科研成果一般距离诺奖较远,国内也心知肚明。

 

二是利益均摊。国内较知名或正规的机构都不会区别对待共一中排名第一和单独第一作者的认可程度,即带别人共一和自己单独共一不会在奖励认可上有差异。然而确实有一些机构会区别对待,这就会伤害实际第一作者的切身利益。

 

三是破坏公正。在某些院校机构中,行政主导科研评价体系,靠巧取豪夺获得“共一”者往往在粗暴简单的评定上超过踏实做科研的研究人员。“共一”就沦落为投机者践踏公平公正的工具。公平公正被践踏就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四是带坏风气。如上文,“共一”带来的快捷高效的切身利益,必然会促使许多人效仿。年轻科研人员不会将心思放在独立思考、艰苦探索上,而是放在了科研圈子的人情、人脉的跑要求抢上,对一个机构,一个院校来说不啻于断其命脉。

 

共一改进方法

 

这里笔者只能说是稍加改进。从深了讲,涉及到学术论文衡量学术贡献,影响因子决定论文档次,学术资源的分配等诸多争议。笔者受限于自身认知能力,不谈这么宏观深入,只是单纯从考核评价体系提出几点改进建议,目的是在保护真实学术贡献,打击“挂靠带抢”现象。

 

一是强化认证。在衡量科研贡献,评价科研能力中不能简单仅仅提供文章,而是需要参评者提供详细的原始资料佐证其科研贡献以及佐证其投入科研活动的真实性。二是强化审核。要强化审核参评者提供论文材料的真伪,同时也要强化考量参评者真实科研素养。三是强化评议。要发动专家评议,学科评议,同行评议,广泛调研,听取多方意见。全面营造“能者上、劣者下”的优良局面。

 

 总之,“共一”是现代社会科研活动的必然产物,即适应了科研活动的变革,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正确对待“共一”,是保证学术公平,营造积极学术氛围,传承优良学术风气的关键。正所谓“共一”为学术性命攸关所在,兹事体大,我等科研儿女不可不察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60份精美学术PPT模板.zip

获取

后台回复关键词:模板

 

学术君精选

一图看懂科研工作者的不易

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那些事儿

一篇论文可以有多少名作者?Nature:6万!

土豪和博士在同一个饭局上相遇了,谁更自信?真的只是你缺文化我缺钱吗?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免费资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术资源大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本网站(网站地址)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