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的导师、散慢的团队,绝望女博士如何在最后一年逆袭?

  • Colin
  • 1
来源:募格学术

作者:丁尹

我是前年年底结识宋师姐的,当时导师项目中需要引入一些加速算法和进化算法,作为主要参与者的我在编写代码中碰到了一系列问题,于是在某硕博论坛上发帖求助,其间恰好看到宋师姐对博士生涯表示绝望的帖子,我顺手安慰了几句,宋师姐倒是认真感谢了我,还仔细看了我的求助贴,随后在算法层面深入浅出给我作出了解释,并帮助我成功搭好了算法框架,后来我了解到宋师姐是计算机专业的在读博士,便把她举荐给导师,毕竟咱航空专业的,项目涉及到代码往往还需要专业人士来帮忙。

 

在之后一年内,导师课题组与宋师姐合作完成了两个项目的算法编制部分,一来二去,我们也成了朋友。

 

前段时间,宋师姐学位答辩完成,她特意赶来我学校,宴请了课题组,并最后与我长谈一场,我也由此才了解到宋师姐一波数折的艰难博士之路。

 

1

师姐的经历

斗志昂扬的博一

 

宋师姐是跨考的。

 

其本科和硕士都是偏文科的双非院校,混沌数年之后幡然醒悟,定下了读博目标——某重点211的计算机专业(现如今的双一流),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所幸宋师姐本身是个不畏艰难的人,本科就发过一篇计算机相关的核心期刊,还拿了国奖,当年考研成绩在院系排名也在top10,硕士小论文虽然是篇会议,但是反响还不错。所以师姐很轻松就通过了读博的层层考核,最终却卡在了导师选择的那一步上。

 

众所周知,现如今读博绝大部分都是所谓的“申请考核制”,也可以说成是“导师决定制”,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几乎没有一个导师愿意收一个本硕专业都不对口的学生来读博,即便你在笔试、面试以及履历方面都挺不错。

 

最后的结果就是,宋师姐只能从仅有的几个愿意接收她的导师中选择了一个与理想研究方向稍有挂钩的导师,开始了博士生涯。

 

博一,没有想像中的研讨会,也没有想象中充满活力的团队,但毕竟博一还是以上课为主,尤其是对宋师姐这种跨专业读博的来说,专业基础课更为重要,于是,尽管整整一个学期,宋师姐就见了导师一面,听了些无关痛痒的“闲聊”之后,就再没了导师的“音讯”,她依然斗志高昂,毕竟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

 

她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课堂上,不仅修完了规定的学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且还旁听了不少硕士生的专业基础课,一学期下来,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都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她决定要找导师好好讨论下读博的方向问题了。

 

自力更生的博二

 

然而,她费尽周折,通过短信、电话、邮件、师兄等诸多方式也未能联系上导师,师兄则表示这很常见,导师或者去谈项目了,或者去参加会议了,或者去给某企业做顾问了,一般除非导师主动找,否则别想找导师。

 

在近一个月的等待之后,她终于再次见到导师,她兴奋地将研究计划给导师看,得到的却只有几句颇有些敷衍的“你很不错”之类的话,不到半小时,导师接了个电话说还要开会,就离开了,宋师姐手里捏着研究计划,忍住了眼泪,开始了自力更生的博二生涯。

 

当时,她几乎每天都会阅读一篇专业相关文献,并且积极参与了诸多开源项目,如此到后期,她开始尝试复现顶级论文的代码,大部分都获得了成功,到了博二快结束的时候,她将她一年积累的素材整理成一篇完整的论文,英文的,最后被录用了,是SCI。

 

导师得知了此事,很高兴,在年度总结上表彰了宋师姐,并且主动给其报销了版面费,并发了奖励,而这次会面,是宋师姐在整个博二期间与导师的第三次会面而已。

 

希望幻灭的博三

 

博二很艰苦,但总归是有所收获,可到了博三,宋师姐好不容易开了题,确定了博士论文的框架,却发现自己无法再次复现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性较大的一篇论文的代码,她试图联系原作者,却没有得到回音,想和导师讨论,导师又永远没时间。

 

实验室团队更是一团糟糕,几乎没有一个是在认真科研的,甚至不断有同门劝她——不要太拼,换个简单的方向,反正早晚都能毕业,也没听说实验室有谁毕不了业。

 

她尝试着咨询周围一些其他的老师,但是面对存在“竞争”关系的导师的学生,鲜有人乐意倾囊相授,大都都是蜻蜓点水地说几句,甚至有些直接扯开话题聊起了人生。

 

前进的步伐开始停滞,科研的热情开始退却,与团队作风的反差甚至在潜移默化中使得团队的其他成员开始孤立宋师姐。

 

宋师姐的心理压力大增,脱落的头发也越来越多,很多个夜晚都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更有甚者——很多个醒来的清晨,她都能发现自己整个枕头都已被泪水浸湿。

 

绝望的博四以及——逆袭

 

到了博四了——对于大多数博士而言,都是读博最后一年了,这一学年的开篇对宋师姐而言仍然很惨淡,她的论文框架初具规模,但是其内容却漏洞百出,科研上的烦恼、生活上的压力都无处倾诉和宣泄,宋师姐觉得自己的博士生涯大概就要到头了,她已经接近绝望,几乎都要放弃大论文了。

 

机缘巧合下,她和我在互联网上结识,随后她与我们的团队开始合作,她在算法方面独特的见解在合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起到了奇佳的效果,渐渐她又找回了了自己的信心,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和我导师探讨了她的论文框架和规划,我导师虽然专业不对口,不能提供专业性指导,但他本身对计算机、互联网方面也算兴趣不小,于是认真阅读了宋师姐的论文,并且针对其框架布局、创新点的取舍和论述方式方面提出了许多针对性的意见。

 

宋师姐告诉我,这些意见虽然没能在专业科研上帮到她,但却为她理清了思路和脉络,让她能对创新性、实用价值以及可行性之间作出合理的取舍,也正是我导师前前后后给出的那些意见,让她认识到自己其实是完全可以完成这篇大论文的,而并非像之前那样感觉无从下手,这对她大论文的最终完稿是至关重要的——而她的大论文最终获评省优秀博士论文。

 

2

师姐的感悟

宋师姐碰到的问题,也许你也有碰到的可能,在此,宋师姐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感悟,希望与诸君共勉:

 

1.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管多难,吃好喝好照顾好自己,身体垮了才是真的悲剧;

 

2.如果你的导师彻底“放养”的话,或者你应该找找其他导师(最好是对你的研究方向感兴趣的),看看愿不愿意读一读你的文章,或许很难找,但是不试试看怎么知道呢?

 

3.永远要对你的研究工作负责——不管多难,不要造假,不要糊弄,理清思路,做好取舍,创新与实用的平衡需要慢慢凝练出来;

 

4.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你并非要写一篇论文然后就能拿诺奖,不存在的,仰望星空的前提是脚踏实地;

 

5.合理宣泄——拳击、健身或者找个愿意倾听你的朋友常吐吐苦水会更容易坚持一点,实在没有的话,还可以去论坛,互联网很大,但却缩小了这个世界,能让你更快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博士到底难不难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千万别轻易放弃,每个人都有绝望的时刻,但很多人都可能会再下一霎那逆袭,而那些逆袭的就是那些不放弃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1000份学术资源合集包.zip

获取

后台回复关键词:福利

 

学术君精选

耶鲁大学:不招收中国学生!原因令你震惊

今年这些高校毕业典礼火了!第一个就笑翻

重磅!中国政府将对SCI水刊开展雷霆式清扫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免费资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术资源大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本网站(网站地址)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