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离诺奖最近的华人”:哈佛讲席教授谢晓亮全职回北大任教

  • Colin
  • 1
综合整理报道

编辑|学术君

2018年7月1日起,56岁的谢晓亮将正式全职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担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

 

谢晓亮

 

2018年7月1日起,56岁的谢晓亮将正式全职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担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

 

此时,距离他第一次离开北大已33年。1985年,23岁的谢晓亮在北大本科毕业做了一年硕士研究生后,离开北大奔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攻读博士学位。谢晓亮当时师从约翰•西蒙(John Simon),学习化学动力学,用超短的皮秒(10-12秒)激光脉冲研究超快化学反应。


随后,谢晓亮在芝加哥大学著名物理化学教授格雷厄姆•弗莱明
(Graham Fleming)的实验室做了短暂的博士后。并初步明确了其独立工作后的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室温下单分子的荧光检测和成像。


1992年,谢晓亮作为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科学家加入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
(PNNL),并组建了自己的独立实验小组,很快就实现了室温下单分子的荧光成像。在PNNL,1998年,谢晓亮及其合作者在《科学》杂志上首次报道了用荧光显微镜实时观测到单个酶分子(生物催化剂)不断循环生化反应的动态过程。同时,其实验室还发明了一个无需荧光标记的拉曼光谱生物成像技术,使快速非线性拉曼生物成像成为现实。


凭借上述两项工作,1998年,谢晓亮被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聘为终身教授,也是
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

 

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留影 图源:北京大学新闻中心

初到哈佛,谢晓亮再次调整研究方向。他预感到单分子技术将会在生物学中有重要应用,于是从头学习分子生物学,和学生一起旁听生物系的分子生物学课程


2006年,通过三年努力,谢晓亮在分子生物学方向的两篇“处女作”便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同时发表。文章首次报道了活体细菌细胞中蛋白质分子一个一个随机产生的实时观察,定量描述了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


文章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并且,两篇文章发表后一周,盖茨基金会打电话邀请谢晓亮申请资金,希望用他们的新技术来研究一小部分肺结核的细菌细胞产生抗药性的原因——那时肺结核每年可夺去数以百万计的非洲儿童的生命。


盖茨基金会项目给谢晓亮打开了另一扇窗。其实验室至今没有解决抗药性的科学问题,但却为谢晓亮带来了新的思考:能不能
用基础研究的成果来造福社会


谢晓亮为北大120周年校庆撰写的纪念文章中写道:

 

科学研究需要好奇心和灵感,更需要不断的积累。而科研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科研难就难在选择做什么和选择不做什么。能在别人之前做出好的选择不容易,特别是需要足够的资金和优秀的团队来完成时,往往很困难而且有风险。我认为不管是基础研究,还是技术开发,一个科研领导者的最大挑战就是选择和组织完成真正意义重大的科研项目。然而很多人往往不是在最初选题时下功夫,却大力吹嘘一些实际意义并不大的研究结果。

 

谢晓亮团队的第一个科研成果转化就是把他们发明的无荧光标记非线性拉曼成像技术应用在脑外科肿瘤切除手术中区分肿瘤边缘,现在已经被产品化并试用于脑外科医生们的手术中。

近年来,谢晓亮实验室再次转型,从事单细胞基因组的研究,并于2011年研制出一种新型DNA测序仪。2012年,其实验室还发明了一种叫MALBAC的单细胞DNA扩增技术,能为单个人体细胞进行DNA测序,该技术被用于在试管婴儿中避免遗传疾病。


2009年,哈佛任命谢晓亮为Mallinckrodt化学和化学生物学讲席教授,成为
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哈佛冠名讲席教授的中国大陆学者

 

谢晓亮和北大重新发生交集在2001年。时年,谢晓亮被北大化学学院聘为客座教授;2009年,时任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劝其回北大工作。同年,北京大学聘谢晓亮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随后,谢晓亮与海归的苏晓东和黄岩谊共同向母校提出了建设成立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
(Biodynamic Optical Imaging Center, BIOPIC)的提案。该提案得到了北大领导大力支持,2010年12月BIOPIC正式成立。该中心最新更名为“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medical Pioneering Innovation Center),仍称BIOPIC。


谢晓亮的北大团队、北医三院乔杰团队,以及BIOPIC中心从剑桥大学聘请回来的第一个年轻海归学者汤富酬团队合作,利用MALBAC技术,帮助携带单基因遗传疾病基因的父母通过试管婴儿的手段成功地拥有了健康的后代。


2014年9月19日,谢晓亮、乔杰和汤富酬看望了第一例“MALBAC婴儿”。谢晓亮仍记得抱着第一例“MALBAC婴儿”时内心的激动,
“这项工作竟然让我在北大圆了单分子科学造福社会的梦”

 

世界上第一例阻断遗传性软骨瘤的“MALBAC婴儿 图源:上观新闻

 

近几年,他相继入选了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2015年,凭借MALBAC技术以及之前卓越的科研成就,谢晓亮获得了美国重量级的生物医学奖——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并成为该奖项的首位华人获奖者。多位获得过该奖的科学家后来都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谢晓亮教授也被誉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华人”

 

谢晓亮教授荣誉清单

在今年初人民日报的采访中,谢晓亮表示一直关注着祖国的变化和科研的发展,“我一直希望能为祖国和母校北京大学作出贡献。”谢晓亮认为,过去10年,中国的科研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对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领域的投入日益增加,从海外大力引入人才,并为回国人才创造了各种有利条件

 

很多优秀同行回国后非凡的成就也鼓舞了谢晓亮。“比如王晓东领导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通过设立一种新的体制和模式,吸引了大批年轻科学家回国。他们在短短几年内就发表了大批高水平论文,在国际生物界一举成名;施一公在清华大学建立了独特的科研平台,获得了结构生物学领域非常领先的科研成果。”谢晓亮说,这些了不起的成就,使他对祖国的科研环境充满信心。

 

2018年谢晓亮北京大学实验小组合影 图源:北京大学新闻中心

 

现在,谢晓亮团队里年轻的海归学者们已经迅速成长起来,他们也发表了很多高质量的科学论文,从事着生命科学领域世界前沿的研究。更让他欣慰的是,他们在北大的合作研究成果真正造福了国内百姓。

 

人物名片

谢晓亮,生物物理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62年生于北京,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博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到美国太平洋西北实验室工作;

1998年被哈佛大学聘为化学和化学生物系终身教授,2009-2018年任哈佛Mallinckrodt讲席教授;

2010年起在北大任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

2016年起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

2018年7月起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

谢晓亮教授发表的部分顶尖论文

来源于:慕格学术/本文整理自澎湃新闻,青塔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后台回复关键词:福利

学术君精选

暨大博士涉抄袭被撤销学位:论文高产,导师系学院执行院长

免费下载全球8000万专利!智能分析行业数据,科研人员必备!

给科研人员“松绑”,中科院动真格!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免费资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术资源大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本网站(网站地址)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