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少年班40年:走出5名院士 大批一流科学家

  • Colin
  • 1

综合整理报道

 

“科大人做事,认为对的就一定会坚持。教育这件事5年、10年看不出什么,现在可以说,少年班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一些心得。”

——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院长陈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有一条著名的天使之路,天使之路上有一栋著名的灰色小楼,总有游人在这里拍照留影。这里正是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

 

图源:人民日报

1978年3月,21名来自全国的少年经过选拔进入中国科大,成为首批少年班学生,平均年龄仅14岁。

 

“神童”热潮随后席卷全国。40年来,全国多所重点高校先后开设又停办了少年班。中国科大少年班经历过辉煌,也遭受过非议,却并未停下脚步,反而历久弥坚。

 

2018 年是中国科大建校六十周年,也是少年班创办四十周年。近日,科大公布了该校2019 年少年班面向全国招收第四十三期学生的招生办法,2003年1 月1 日及以后出生的优秀高二(含)以下学生可以报考,又一批对科学有巨大热情和好奇心的孩子即将迈入大学校门。

40年来,科大少年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实现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高质量人才”的办学目标。那么这些从科大少年班毕业的“神童们”他们目前都分布在哪些领域?又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一起来看看在辉煌、非议、坚持中走过的中科大少年班的风雨四十年。

 

四十年培养五名院士

1978年的春天,全国人民都在关注一群少年天才的故事。这些带着“神童”标签进入中国科大的少年就这样走入了中国高教史。

 

少年班的创办,寄托着时代和国家对人才的渴求。

 

1974年5月,李政道提议设立“为早慧少年进行超常教育”的特殊班级,是为少年班的最初设想。1977年,在党中央吹响“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号角之际,一封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举荐赣州13岁天才少年宁铂的信件出现在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案头。这封得到方毅亲笔批示的信,直接促成了中国科大少年班的诞生。

14岁的少年大学生宁铂(左)新华社资料图片

 

在“科学的春天”里,中国科大在中科院的指导下,破格选拔出一批成绩优异的少年,创办了少年班。少年班以“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高质量人才”为办学宗旨,开启了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历程。

 

有了中国科大的探索经验,1985年教育部决定在全国12所重点高校开办少年班。然而,几经风雨更替,由于生源质量、学校管理、教学质量等原因,目前只剩下中国科大、西安交通大学和东南大学三所高校仍设少年班。

 

作为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中国科大少年班在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拓展,最终在2008年成立了少年班学院。

 

近日,由科大博物馆与少年班学院举办的“少年班教育四十年特展”正在科大内展出,历届的少年班合影照片墙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从1978 年第一届入学到2014级毕业的合影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些耀眼的名字在科大少年班读书时的模样。

 

少年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其他领域杰出人才。

 

截至目前,少年班学院共毕业4140人,其中约90%进入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深造。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在国内外著名学府、科研机构脱颖而出,成长为国际一流的科学家;许多人在IT、金融、制造等行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十年来,少年班共培养出5位院士:

 

 

张亚勤,1978 级少年班学生,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院士,百度公司总裁。

 

 

骆利群,1981 级少年班学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

 

 

顾建军1987 级少年班学生,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教授。

 

 

杜江峰1985 级少年班学生,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大副校长。

 

 

庄小威1987 级少年班学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教授。

(以上图片均来源:安徽网)

 

培养学子分布多个领域

新安晚报记者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毕业超过十年的少年班校友有55.0%在企业界工作,有18.5%在科教界工作,其中约有210 人在国内外研究型大学任教授,还有17.0%在海内外金融界工作。

 

 

1996 级校友尹希于31岁即当选为哈佛大学正教授,为最年轻的哈佛大学华人教授之一。

 

2000 级校友傅亮因在凝聚态物理学方面的工作,尤其是用拓扑学理解新的物态作出的贡献获得2016年物理学新视野奖,该奖项是科学突破奖之一,被称为“豪华版诺贝尔奖”。

 

2018 年3 月5 日,Nature 杂志连续刊登了2010 级校友、现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读博的21 岁的曹原同学的两篇文章,介绍曹原及其团队在石墨烯超导领域的重大发现,引发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2009 级少年班校友任亚飞同学,毕业后选择留在科大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已在NatureNanotech., Nature Comm., Phys.Rev. Lett.等国际核心期刊发表7 篇研究论文,其中第一作者4篇。

在高新技术产业界领军人物中也活跃着少年班校友:

  • 1978 级校友、百度总裁张亚勤。

  • 1985 级校友、百度创始人之一、百度董事长特别助理马东敏。

  • 1992 级校友、阿里云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

  • 独角兽企业寒武纪创始人陈云霁、陈天石兄弟分别是少年班1997 级和2001 级校友,其寒武纪1A处理器被华为采用,入选了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评选的十五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科学“选材”不拘一格

少年班从无到有,无先例可循,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不仅凝结着科大人的心血和智慧,许多举措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开山之作”。

 

据陈旸介绍,少年班开设之初,老师直接到全国各地面试学生,没有统一的标准,学生水平也参差不齐。

 

后来,少年班不断调整招生和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以“高考初试+学校复试”的招生方法和前两年集中培养的教育模式。这些举措开创了我国当代高等教育自主招生、书院制教育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先河。

 

“少年班招收的不是‘偏才’‘怪才’,通过科学的破格遴选,我们会尽最大可能避免培训出‘假早慧’、拔苗助长的‘假天赋’,使真正数理特长突出、后劲十足、对科学有巨大热情和好奇心的孩子脱颖而出。”陈旸说。

 

在这一理念下,少年班更看重的是“能力”,而非“知识”。据介绍,在复试过程中,少年班会选定一些高中学生不太容易接触到的知识点,在45分钟现场教学后,立即进行考试,观察学生学习能力。

 

今年3月,《自然》连刊两文报道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第一作者均为中国科大2010级少年班学生曹原,他也成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上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

 

曹原正是陈旸当年面试时一眼相中的学生。“我告诉他一定要来少年班。为了争取他来读书,我还为他补报了创新试点班,之前这两个类别并不能同时报。”陈旸说。

 

对于这些天生不同寻常的孩子,陈旸认为,除了“教育公平”,还要有“公平的教育”,让超常孩子也能有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

 

这些年,少年班毕业学生已成为海归学术报国的先锋。根据2014年一项统计中,少年班毕业担任的教授中,目前在海外与国内的人数比例已经从2005年时的“3.31:1”缩小到“1.19:1”。该报告还预测:“5年内少年班教授在国内工作的人数比例将反超海外。”

 

风雨四十年,少年班的故事,还未完待续。

 

来源于:本文整合自中国科学报(高雅丽 陈欢欢 )安徽网(陈牧)新安晚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后台回复关键词:福利

学术君精选

西湖大学:做科研伊甸园,博士后站带头人仅33岁

最新实锤?媒体曝光韩春雨代笔博士论文收费7000,还让学生买论文

师生聊天雷区?大学老师千万别踩!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免费资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术资源大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本网站(网站地址)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