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坐月子,一边写博士论文,开挂的女博士狠起来不一般

  • Colin
  • 0




来源 | 学术志

编辑 | 学术君


第一次见到S姑娘的所有人,都会觉得她弱不禁风。1米7的个子,只有100斤出头。朋友们都羡慕她的身材,只有我觉得她太瘦了,手感差(别多想,我后来成为她的老公),还担心北京春天的大风把她刮走。


在我看来,S姑娘手无缚鸡之力,“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但让我大跌眼镜的是,S姑娘竟然在坐月子休产假期间完成了10万字的博士论文,养娃写作两不耽误。在这之前,我是不信的,我觉得这两项工作,对任何一个普通女性而言,完成其中一项已经是艰巨任务了,何况共同进行?但是,S姑娘用现实狠狠击破了我的这种现(you)实(zhi)想法。


我们的宝宝是2016年7月出生的,正是非常炎热的夏季,当时S姑娘还做了侧切,非常痛苦,基本半个月都没有下床。刚出生的小宝宝,每天要吃奶8到10次以上,夜里S姑娘的睡觉状态基本是刚迷糊又要起来喂奶,睡眠模式迅速调整为和宝宝步调一致的节奏。大多数月子里女性的形象可以说是“人不人,鬼不鬼”,完全变成哺乳工具是丝毫不夸张的。


那个时候,S姑娘常常和我说,我是不是抑郁了?S姑娘的妈妈(也就是我的岳母),还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和她吵架,她常常无声哭泣,让人揪心。我还不知好歹的开玩笑说,没事,我们家在一楼,放心跳吧。直到我的单位发生了一起同事生娃后抑郁跳楼的惨剧,我才变得小心翼翼起来。我担心S姑娘万一绷不住,该咋办呢?


然鹅,更大的无形的压力还在于,她需要尽快完成博士论文,为赶得上第二年春季的答辩,必须在春节之后提交论文初稿S姑娘是在职读博,本来工作就忙,曾经因读博期间怀孕还受到导师批评的她,因为怀孕生娃已经延期一年,所以她给自己下了死任务:必须在2018年顺利毕业,再也不能延期了。导师的意思是希望她能一鼓作气读完博士再要娃。但是在家族的巨大舆论压力下(结婚生娃,重点是生娃生娃),她还是违拗了导师的意思。



她觉得坐月子休产假正好是个写论文的好时机(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她初步估算了下,如果要写一篇10万字的博士论文(这应该是文科博士论文的正常要求了),分成3个月写完,基本每天就要完成1000多字。于是,从娃出生半个月,她伤口基本好了,能坐着的时候,她就开始了艰难的博士论文写作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画面经常是这样的:娃吃完奶哄睡之后,差不多是晚上11点多。S姑娘就坐到电脑旁,查资料、查文献,点着小台灯写论文。寂静的午夜,能听到噼里啪啦敲击键盘的声音,也能听到小心翼翼翻书页的声音。


等娃下一个吃奶周期到了,基本是12点半或者凌晨1点,娃要吃奶了,她就停止写作,喂奶,然后上床睡觉。然后3点多娃醒了要吃奶,起来喂奶,睡觉,凌晨5点多,娃醒了,再起来喂奶,睡觉。


白天的时间,则基本见缝插针用来补觉。那会儿她的样子用形容枯槁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如果大白天走到街上,肯定吓人一跳。不过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她这段时间从没上过街。


生过娃的妈妈都有这个经历,坐月子期间,尤其是娃要吃夜奶的前几个月,那是相当困倦,有人坐着给娃喂奶都能睡过去。S姑娘在产假的4个月里,从晚上11点到零点30分,几乎从未睡过,都是在蜗牛爬行般地每天完成计划中的1000多字


常常我都睡了,发现她的台灯还亮着,桌子两侧堆满了各种参考书,我迷迷糊糊看着她微驼的背影(因为腰都挺不起来,坐月子太累了,腰没劲儿),既非常不舍,又为她坚韧的精神所打动。那会儿我还算暖男吧(现在已然是呼噜震天响,一夜睡到亮),勇敢承担起哄娃入睡的工作,还有晚上回家给娃洗澡、洗奶瓶等工作,自己也是折腾得非常困,基本哄完了娃入睡,差不多把自己也哄睡了。但我那会儿还算称职,娃吃夜奶的时候,还坚持起来辅助,还能拍嗝呢。


对我来说,孩子夜里要吃奶的哭声,是我不得不醒来的闹钟,而对S姑娘而言,则是她从论文写作中获得休息的提示铃声!



就是靠着这种一天一天不间断的写作,在将近4个月之后,她终于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初稿,虽然现在看来,只有10万多字(人民大学文科博士的论文一般都能写到20万字),稍显单薄。但我知道,她是拿什么来完成博士论文的。我真的觉得,她是拿绳命在写博士论文因为,她的体重,从生娃时候的130斤,在完成博士论文初稿的时候,迅速回到了怀孕前的105斤。嘿嘿,这或许是她的异常辛苦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吧。


我现在经常和她开玩笑,说她是一边产奶,一边产出思想。但我深知此中之艰难。一个弱女子,一个新妈妈,如何能在那段时间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和耐力,我依然难以想通。或许,男性和女性是两种不同的体系吧,男性更适合短跑,爆发力好,女性更适合长跑,耐性好。当男人说对自己狠的时候,往往是说说而已,而当女人对自己狠的时候,他们只是默默去做。


在博士读书和论文写作上,并不存在弯道超车,也很难实现瞬间加速。那就是要把自己逼到极限,榨干每一滴思想,才能最终实现的人生状态。而这样的人生状态,一辈子有一次足矣。


2017年7月1日,我带着爱人和马上一岁的娃,在人民大学图书馆前合影。小家伙还不会看镜头呢,也并不知道,她的妈妈在休产假期间经历了怎样的辛劳。


我也从来没有问过,或许,只有当事人清楚吧?人生的有些路口,没有退路,没有岔路,只能硬着头皮趟过去吧。走了那段歧路,前路便可坦荡。


谨以此文,献给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付出更多努力和平衡的女博士们。


本文来源:学术志公众号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如果不想错过每日精彩

一定要星标置顶哟~ 



后台回复关键词:福利

学术君精选

央视专访施一公:十个诺贝尔奖也换不来一个西湖大学

北京传来消息:职称告别终身制,“教授铁饭碗”消失了?

哈哈!这么不靠谱的论文拖延症诊断,我竟然被治愈了

南昌大学本科生连发2篇顶级SCI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免费资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术资源大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本网站(网站地址)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