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博导施一:我们的研究就是为了“顶天立地”

  • Colin
  • 1

来源 | 募格学术

编辑 | 学术君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中科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组长、博士生导师……单凭想象,很难将这些闪闪发光的头衔与一位“85后”联系起来。


直到施一坐在了我的面前。


“其实生活中我也不是一直都在做研究,休闲时我喜欢看小说,有时也追剧,还看动画片”。

 

穿着深蓝色格子衫,戴着斯文的眼镜,小麦色的年轻面庞,笑起来有点腼腆。这位曾“雄霸”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最年轻研究员、最年轻博导“江湖名号”的阳光大男孩,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年轻有为”。


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中科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组长施一。新华网 周靖杰 摄


恰到好处”的偶然积蓄了成功的必然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再累也不觉得辛苦。


对施一来说,科研就是这样的存在。高中文理分科时,同为语文老师的父母希望他学文科,但从小喜欢读科幻小说的施一已有了小目标——学生物,为此坚决选择了理科。高考填报志愿,他在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栏内都填上了生物专业,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在外人眼中,施一的科研道路很顺利,每一步都恰到好处。但仔细考量,每一个“恰到好处”的偶然,都积蓄了成功的必然。


2005年,施一读大三,萌生了继续读研深造的想法。“我当时仔细研究了几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所的生物专业和导师,发现高福老师刚从国外回来,比较年轻,思维和视野都比较国际化,就给他写了封电子邮件,问自己能否来中科院的实验室实习。”凭着大胆和勇气,施一没过多久就得到了高老师的同意。这次实习,也为施一赢得了进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机会。


读研时,导师高福“扔”给了施一一个课题,还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师兄没做完的课题——T细胞受体蛋白与配体分子的表达纯化和结构研究。当时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施一对此也一无所知。“我就从头学起,上网查找文献,做各种尝试,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最后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将课题完成了。”


做完课题的施一很兴奋,他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主动钻研精神也给导师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当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导师高福启动对病毒传播机制研究时,施一自然地被纳入了研究团队。


抗击病毒是和时间赛跑


施一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新发和突发病毒抗击,而关于病毒的这项工作,时常要面临紧张的局面。


施一说:“我们的研究工作分成常规研究时段和攻关时段。所谓攻关时段,就比如突然发生了一次紧急的疫情,这时我们就会形成攻关团队,要在较短时间内,集合大家的力量,快速拿出科研成果。攻关阶段肯定是需要做出一些个人牺牲的。”


施一(左二)和研究团队在实验室中。受访者供图


2013年5月份,结婚刚刚三天的施一就“撇下”新婚妻子,返回了工作岗位。“其实工作完成后,我还是利用春节假期给媳妇儿补上了蜜月,哈哈。”


2013年2月份,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生了H7N9亚型禽流感疫情。“那时在我的导师高福院士的领导下,我们迅速针对病毒展开研究,想搞清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性高不高?它的特性是什么?从疫情发生到拿出初步研究成果,我们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施一回忆。


“为了第一时间拿到病毒基因,我们等不及快递了,研究人员自己坐飞机拿到样本然后直接飞回来,拿到病毒基因的当晚,我们就立刻进行了后续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我们的研究团队是第一个把研究成果投稿到《科学》杂志(Science)的。”谈及5年多前抗击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那场“战役”,施一仍然心存激动与自豪。


事实上,在“常规研究时段”,加班到深夜也是施一的家常便饭。

 

“平时除了出差,我绝大部分时间都会在所里工作,基本上都会坚持到晚上11点。”说起自己的工作状态,施一立刻对家人表示了感谢,“我媳妇儿从一开始就支持我的工作,只不过有时叮嘱我不要干得太晚,要求我一周里至少有三天十点之前回家。总体来说,她对我非常宽容。”

 

施一讲解道,“倒不是研究工作一定要在晚上做,而是很多实验需要连续性地操作下去,不能中途喊停。比如,我们经常需要针对蛋白质展开特性研究,而蛋白质是比较脆弱的,在蛋白质的纯化过程中,需要连续实验。假如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实验结果,它很可能就会发生降解、沉淀等现象,导致实验失败。”


施一介绍,他工作所在的中科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历经十年,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7个研究组的重点实验室,确立了三大研究方向。


第一大方向是病原生物学及微生物组,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机制,为防控传染病提供重要理论指导。


第二大方向是免疫生物学和肿瘤研究。“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免疫系统是分不开的,当病原微生物感染人类机体时,免疫系统是第一道防线。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免疫系统,如何能对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另外一方面,针对肿瘤展开研究,开发对抗和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新概念。”


相对于基础研究的第一和第二大方向,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的第三大方向是应用研究,开发抗体、药物等疾病防控治疗手段。


“总结起来,我们重点实验室的方向就是四个字——顶天立地。顶天,就是在基础学科的前沿研究中,致力于做到世界顶尖水平;立地,是指要能够开发出产品,真正落地去服务社会。”施一说。


当被问到闲暇时会干些什么,施一坦言自己有点“宅”。阅读科幻小说的爱好保留至今,这是他的重要减压方式。玩游戏也是一种放松。“我们这个年龄的男生,游戏是不可磨灭的青春记忆!”施一笑着说。


大学至今一直在实验室做科研,有没有想过去感受外面的世界?大都市里30多岁的年轻人,很多都为车子、房子而苦恼,施一有这样的烦恼吗?面对记者的问题,施一又展现出阳光笑容:“我有自己追求的事业,在科研中能够得到幸福感和满足感,这是外面世界无法比拟的。而且我们这代年轻科研人并不 学究 ,基础研究一旦和应用结合起来,研究成果产业化能创造更多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学知识就是无价的财富。”


本文来源:募格学术,新华网(陈听雨)、人民网-人民日报(北京)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如果不想错过每日精彩

一定要星标置顶哟~ 


后台回复关键词:福利

学术君精选

复旦硕士涉嫌抄袭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校方回应了!

湖南大学硕士剽窃属实:学位被撤,其导师调离教学岗位

华丽逆袭!面临毕业延期的南大博士,以一作发了Nature!

女博士经验谈:读研读博,你得擦亮眼睛选导师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免费资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术资源大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本网站(网站地址)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