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博士生挺羡慕996的,因为我们都是“7117”

  • Colin
  • 0

来源 | 募格学术

编辑 | 学术君


这段时间,996成为热点话题,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的负责人相继就996发表看法。所谓996,是指工作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


看着大家在工作与休息、奋斗拼搏与加班文化、员工权利与企业治理中讨论的热火朝天之际,我们学术圈自然也想发表点自己的看法。


但是说实话,我们挺羡慕“996”的,因为我们很多人自从踏入博士生的行列后,我们玩的都是“7117”。


就是从七点开始进入实验室,到晚上11点,一周七天没有休息。哦不,每隔一段时间老师会拿出周末的半天给我们开组会的。


01


有人说,是不是你说的过于夸张。我想说,这只是众多中国博士生中的常态。年少不知曲中意,听懂已是曲中人。工作到晚上11点,这是常态,你们根本不知道实验室整晚整晚灯火通明那是怎样的状态,又是怎样的壮观。


我相信很多实验室都有一个叫行军床的装备吧?我们一共有三个,累了就躺会,醒了继续干。我师兄就是这样的。


我甚至怀疑他每天都是住在实验室,每次我走的时候他还在,我来的时候他也在。师兄说,“实验数据一直不理想,做不出想要的结果,就没法写文章,没有文章就毕不了业,毕不了业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没法给女朋友买房子,一这么想,他就能充满精神,继续奋斗。看来爱情是种能量,能让人废寝忘食,绝对没错。”


对于师兄来讲,唯有拼命做实验,做出可靠可用的数据,他的未来才有一线生机。


正因为长期加班熬夜,师兄脸色总是蜡黄蜡黄的,头发也少了很多。对于硕博生来说,睡眠不足6小时,俨然已经是一种适应的生活节奏。


02


对于博士生来说,放假是奢侈的。因为科研任务实在繁重不堪,哪怕是法定假期也舍不得用来休息。一方面是导师不休息,时时安排任务,让你没有喘息和偷懒的机会,一方是自己有积极进取的心,想把工作进度加快。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但是每个博士生都想无限延长自己每天的时间。


去年十一,我的师兄张博士就在实验室整整待了七天。张博士很懂生活,喜欢在朋友圈记录自己的点点滴滴。我们每天都可以通过他的朋友圈了解到他所研究学科的最新进展情况,也可以了解到他目前的科研进展。


我清楚地记得,当我的朋友圈里出现各种美景、美食,国内国外各种定位的时候,张博士默默发了一条朋友圈,“十一假期有两种,博士生和其他人的”,并配上一张自己的工作照。笑容坦然,神情紧张,最可怕的是他的身后还有五个同样身穿实验服的博士在紧张地记录着,实验着……


那个时候我正在家舒服的躺在沙发上,吃个老妈剥好的橘子,看着有意思的综艺,心中却陡然一振,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我这辈子还有什么机会吗?最怕的就是看到别人努力科研而自己天天偷懒,这种紧张和不安不知道是不是普遍现象,但是每次发生都能让自己惶恐不安。


03


小浪是我的高中同学,一个十足的理工男,材料化学方向博士生。而我是学地质的,每年都要跟老师去野外采集样品,进行地质调查。当我向他吐槽,今年又不知道去哪个无人区找石头的时候,他却说,“兄弟,你能出去游山玩水,而我只能憋在实验室奋战到天明啊。”


因为老师管得紧,给他安排了很多科研任务,加之自己毕业之前也要发1-2篇SCI,所以压力也是很大。用他自己的话说,要在开学之前把文章写出初稿交给老师,同时要上交老师交给他的任务,再加上自己专业上存在的不足,也要在这个期间恶补一下。


有的时候,不是我们不给自己放假,是我们真的不能给自己放假。读博,是一个争分夺秒的过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那份价值,一方面靠智慧,一方面就是拼时间。


小浪说,看着自己要看的文献,看着邮箱里老师布置的任务,恨不得每天不睡觉了。原来听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可现在,真挤不出来啊……


04


996的出现,代表是的企业的焦虑,这是现行经济社会的必然。而我们博士生的“7117”,代表的是学术的艰难,这是现行科研工作的必然。世界上没有比科研工作更公平的事儿了,我一直觉得如此。他不会辜负每一个为之努力的人,只要你把精力付出了,你把心血用上了,你把思考实践了,那么你肯定会有自己的收获。


刚开始读书的时候,自己坐不住。我就学着师兄师姐,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天(从早7到晚11),哪怕不知道做什么,就算看文献也要待到规定时间,培养自己的作息规律。等到熟悉了这个节奏之后,稳定心绪之后,就开始合理分配利用时间,提升工作效率。但是我发现,任务的总量只多不减,你效率再高,也同样面临“延期”的危机。


有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博士预计毕业人数是16.9万人,最后毕业人数是5.8万人,未正常毕业率高达65.7%,而2016年博士未正常毕业率则是66%。而今年因为“翟博士”的缘故,博士毕业的要求更严更高,这更让所有的博士生为自己捏了一把汗。


不过,我相信,我们不怕。因为我们所做的付出,都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自己的理想。所谓的“7117”根本不可怕,我们能够看到未来的曙光照进我们的生活。


加油,所有的博士!



本文来源:募格学术 作者:小柒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如果不想错过每日精彩

一定要星标置顶哟~ 


后台回复关键词:福利

学术君精选

华北电力大学孙玉兵教授等人涉嫌团队论文造假,学校回应了

你在毕业论文里致谢了谁?有人感谢了自己的前女友

牛!92年在读博士以第一作者在Nature发文!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免费资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术资源大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本网站(网站地址)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