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成中国最年轻院士,从农村娃到量子之父,他是科研人的偶像

  • Colin
  • 9

来源 | 募格学术

编辑 | 学术君


27岁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29岁时参与的研究成果被《自然》评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31岁,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41岁,成为中国当时最年轻的院士;45岁,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这个曾经在浙江东阳农村跟着外婆在河塘里抓鱼、到山上摘果子的调皮的小男孩,如今,带领着他的领科研团队,实现了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成功发射,被人们称为“量子之父”。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

☟☟☟☟


在今年的3月22日,中科大官网刊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获得了由美国颁发的2019年度伍德奖(R. W. Wood Prize)。


科大介绍,这是自伍德奖设立40余年来,中国科学家在本土的研究工作首次获得该奖。


潘建伟的国际同行说,中国能够拥有他是一种幸运。



说说学生时代的那些事

1970年3月出生在浙江东阳的潘建伟,从小却是个爱玩的孩子。他曾对别人说,父母从小就很重视对他能力的培养,从不限制他做什么,他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感谢我的父母把家搬到了县城,因为到了初中,才发现在农村小学语文基础很差,英语根本就没有学过,初中后才第一次写作文,结果班主任老师只给了40分,当时我是班长,觉得很羞愧。


潘建伟做客某档节目时也曾对主持人提起过,他上学时记性不好,语文、英语、拼音成绩都很差,这甚至让他觉得自己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


潘建伟做客节目


但我有一种不怕输的精神,为了把英语学好,把同学约到家里来学,向老师请教,进步非常快。语文、英语就在那时打下了基础。”潘建伟说。 


到了中国科技大学,他更有机会接受全面的教育。“当时班上高考状元就有7个,同学们的素质都很高,我从同学们那里学到了很多,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就是受大学同学的影响。全面发展对我的人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很擅于向别人学习,同时保持着良好的心态。他认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是需要有耐心的,欲速则不达。“我愿意循序渐进地学习、工作。成功了,当然很高兴;不成功,也不觉得失去了什么。我一直很努力,但不拼着命学。”  


潘建伟是爱因斯坦的崇拜者,在大学时就喜欢阅读《爱因斯坦文集》。“爱因斯坦的散文是最深刻、最美的,让我坚定了研究物理的决心。让我感觉从简单的事实后面可以找到一个规律,现在、将来不会变。”   


1987年至1995年,在获得中国科技大学理论物理学士和硕士学位后,潘建伟于1996年来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量子力学的世界级大师塞林格。他从老师那里不断地获取量子信息前沿领域的最新知识,同时,潘建伟敏锐地洞察到这一学科未来必有大的发展,便及时追踪国际前沿,走出了自己的研究道路。  


2011年,因他的突出表现,41岁的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谈谈与物理的结缘


2016年8月1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


这一天,潘建伟在指挥中心忙碌着,没有见到前来观摩卫星发射的家人;也是这一天,在距离敦煌不远的酒泉,潘建伟感慨万千。


“墨子号”的发射成功让中国在全球领域的远距离量子通信当中可以占有绝对的领导地位,他在节目中对董卿说:“中国想再次站在世界的舞台中央,首先得在科技上上去。



作为“潘之队”的领头人,潘建伟深感科技对于中国实力的增强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原本打算要做两年的实验,实际上只用了半年,潘建伟的团队就提前实现了全部三大既定科学目标。


“墨子号”为我国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实现了“领跑者”的转变,让无条件安全通信成为可能。


而所有这一切成绩的取得,要从他选择物理这个专业的那一天说起。


对潘建伟来说,1987年9月4日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日子。在那一天,他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报到,内心的那份激动与喜悦他至今记忆犹新。


谈及选择物理专业的原因,除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老校长严济慈的鼓励,还有潘建伟对这个学科的“喜爱”。


选物理,因为比较简单。潘建伟坦言自己的记忆力并不好,经常被家里人抱怨记不清家附近那条路的名字,学生时代学英语、学拼音对他而言更都是折磨人的事情。唯独在物理面前,潘建伟感到如鱼得水:“写拼音对于我来说是最折磨人的事情,但是后来我发现上了初中,没想到还有这么简单的学科,那就是物理。”



但真正走入大学选择物理专业,也并非一帆风顺。最初在大学上量子力学课时,潘建伟的第一反应是“怎么有这样胡说八道的东西”。但如今,已成为中国量子科技领军人物的潘建伟,却与量子“纠缠”了二十余年。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于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爱因斯坦是潘建伟的“偶像”,也正是爱因斯坦的话激励了潘建伟年轻的心,让他不满足于只解决个人的温饱,要从对“小我”的享受,走向对社会的贡献。



在获得中国科技大学理论物理学士和硕士学位后,1996年,潘建伟来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量子力学界的世界级大师塞林格。


从维也纳转火车到因斯布鲁克,不顾旅途疲惫,潘建伟刚一到达学校就跑到导师的办公室里。塞林格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他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将来就想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光学实验室。”



从那一刻起,这个梦想就同窗外阿尔卑斯山的美景一起,深深印刻在了潘建伟的心里。从1997年开始,留学期间,潘建伟每年都利用假期回中国科大讲学,也带动一些研究人员进入这个领域。2001年3月14日,物理与量子信息实验室终于组建成功。


只用了5年时间,潘建伟就实现了让梦想成为现实的转变。


当被问到:“您说我将来回国去做这样一个实验室,那个时候其实也只有1996年,为什么那个时候就有这么明确的一个目标?”


潘建伟说:“我记得大使馆组织我们这些留学生去看这部片子,纪念“两弹一星”元勋的,当时一位老先生叫郭永怀,他后来就因为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了,但是后来别人发现,他和他的勤务员就是紧紧地抱在一起,这个尸体都烧焦了,是为了什么呢,大家后来发现,原来他为了保护在基地带回来的数据,所以我当时看到的时候,我是泪流满面,别人说热泪盈眶,我真的是泪流满面,我说一定要回去,为国家做点事情。”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在央视节目《朗读者》的舞台上,潘建伟朗读了爱因斯坦的作品《我的世界观》中的一段话,献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老校长严济慈教授和他所爱的人们。


一个年轻、成功的团队


2001年起,潘建伟在中国科技大学负责组建了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实验室,该实验室现在已经成为筹建中的合肥微尺度物质国家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技大学很早就比较重视量子信息研究,因为有学校的支持,我们才能够深入做下去。”   


回忆2001年实验室组建之初的情景,潘建伟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申请的经费是200万元,而中科院基础科学局拨了400万元,在中科院基础科学局、国家基金委支持下,让我们从无到有,很快,设备、人员就到位了。”   


潘建伟和他的团队成员都是30岁左右的青年学者,1969年出生的杨涛教授是年龄最大的一位,杨涛教授介绍说:“五个教授虽然学科背景不同,但大家在一起工作很愉快。潘建伟在理论和实验领域都有研究,我的学科是电子学,陈增兵、郁司夏偏重于理论,杜江峰研究核磁共振和量子博弈,我们的知识是互补的,在学科交叉中才有新的生长点。”   


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有5个教授,1个副教授,2个博士后,2个博士,培养的硕士、博士生30个。研究部在微尺度物质国家实验室中是人数最少的一个,而团队合作却是充满活力和高效的:2001年开始组建,2002年就有成果,到2003年的时候,在量子通信领域实验研究已经有了很大进展。  


在团队里,潘建伟是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他的同事陈增兵教授说,潘建伟很有激情,很会鼓励大家愉快地工作。作为一位领军人物,他的眼光独到,具有前瞻性。  


陆朝阳是潘建伟的博士生。在他眼里,潘老师和蔼、亲切,第一次见面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本来没有报他的研究生,和他交谈以后,我就修改了志愿。在这个团队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如何做科研。”   


“我从来不限制他们,关键是激发并培养他们对研究问题的兴趣。这些学生都要送到国外去学习一段时间,从事一项事业,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潘建伟了解国际量子通信的研究动向,积极推荐自己的学生到国外最领先的研究小组学习,潘建伟刚毕业的博士张强现在已经到斯坦福大学深造,陆朝阳也将不久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国外的研究小组都很乐意接纳他的学生。


良好的科研气氛,先进的设备,与国际前沿小组联系紧密,加上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决心,年轻的潘建伟带领着年轻的团队,将我国多粒子纠缠态实验研究带入了国际领先水平。


英国著名的科学新闻杂志《新科学家》也曾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对潘建伟的团队进行这样的评价:“中国科大——因而也是整个中国——已经牢牢地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从回国创建实验室,到量子卫星发射,再到“京沪干线”开通,这是量子通信从基础研究到小规模应用、再到远距离应用的过程,也是潘建伟过去十五六年所做的工作。

做真正的偶像


昔日的导师塞林格在2017年曾这样评价他学生的成果:“爱因斯坦一定会对此感到惊讶,因为这超出了爱因斯坦的预期。”


但潘建伟并不曾满足于这些成就,他希望通过努力,让一流的实验室始终保持一流,让团队拥有能够传承的“优秀基因”。


现在,潘建伟想要用十年的努力,让量子通信走向千家万户,让人人能够感受它的用处。他说:“我们在拼命地做在努力地做,如果做成,也许可以成为下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人们可以不用追星那样的方式去追捧潘建伟这样的科学家,但他们应该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


同宇宙对话,探索世界的妙趣,在科学的道路上,潘建伟始终投以深情的目光;以孩童般的好奇,一点一滴地在前无古人的事业里默默耕耘。


附:潘建伟院士在《朗读者》的朗诵



本文来源:募格学术整理自腾讯视频、中国科大本科招生网、中安在线、博客等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如果不想错过每日精彩

一定要星标置顶哟~ 


后台回复关键词:福利

学术君精选

整改!双一流高校实验室被“点名”后,校方表态来了…

确诊了!这就是“大学老师专属路怒症”

其实博士生挺羡慕996的,因为我们都是“7117”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免费资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术资源大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本网站(网站地址)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