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毕业找工作的感悟:论文还是挺重要的

  • Colin
  • 0

来源 | 募格学术

编辑 | 学术君


在博士的第三年,我的博士生涯也将接近尾声。第三年是我博士求学过程压力最大的一年,因为毕业和找工作赶在了一起,让我不能完全专注在自己的学术上,要分出很多精力看各种招聘信息,投递简历。这个过程感觉比自己做实验写论文改论文还要让人心烦。


我是第三年的上学期开始找工作的,也就是去年的十月份。当时我博士论文的数据还没有收完。但是我觉得我应该提前出手,先了解一下内地的就业形势,试试水。我第一份简历投了中部的某985,很快院长就同意走入校应聘程序了,负责老师给我发来了应聘表,让我填写。我当时很开心,感觉自己得到了认可。


随后就开始了各个学校的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我特别鼓励大家踊跃参加这类青年学者论坛,因为不仅仅可以报销路费和吃住,还可以了解不同学校的要求,认识很多同行,了解学科发展和同行的科研成果。


最重要的是论坛是求职的绿色通道,因为人事处在邀请之前都要审核,所以只要审核通过发出邀请,就和学校发出offer差不多,要不然他们不会自己花钱让你飞去还好吃好喝地招待。另外入职的时候,手续也会相对简化一些。


之后我投了另一个985,学院也很热情地邀请了我。学院邀请的人都很优秀,清一色的海龟,并且学校都比我的好。当我下了飞机,坐上去酒店的大巴,就听到化学和材料的博士在聊天,虽然我是社科类的博士,但是我还是了解他们那边的期刊和学术发展情况的。我看他们一个个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意气风发,而且都手握几个行业内顶刊。


当时我得出了我找工作最直接最深刻的一个感触:找工作是和同行的直接竞争。当你的同行都很强,你只有更强,才能获得教职。当你的同行都不是很强,你一般强也可以找到教职。其实核心在于,你所在的学科、在大陆找工作的同行们的水平。当你想要应聘的高校的其他应聘者都有行业顶刊的时候,你没有就很有可能无法应聘成功。


回来后,我想再多试试另外几家,12月去了另一个985高校参加论坛。这个论坛比上一个学校要更严格一些,可能是因为学校层次比上一个985高了一个水平,人事处在邀请的时候格外小心。走了很多程序,其中包括要我自己录像用英文授课,然后让相关学院老师评审,书记向人事处递交报告,最后才发出邀请。然后论坛也要再次做学术报告和试讲,很多学院老师都要来听,然后评审,感觉很正式和严格,在此很感谢所有人的辛勤付出。


今年我又参加了一个东部211的论坛,很喜欢这个城市。其实我在找工作的时候,开始只想去985,有一个好的学科平台感觉对年轻老师更重要一些。但是从和其他老师的交流来看,很多211也有很不错的平台和生源。也很开心又听到了很多有意思的学术报告,感觉不虚此行。


现在对海归而言,是回来比较好的时机,因为双一流的建设,很多高校在招兵买马。当然,现在985甚至211都没有直接给编制了,都是tenure-track,非升即走或者通过聘期考核才能签署无定期合同。


所以,一个经验就是要去一个有诚信的高校入职。前一个阶段,某985手撕合同,撤销红头文件,95%新教师都没有办法续聘,我当时就震惊了。这种没有诚信的学校去的话就要非常谨慎。


前面说的都是“海龟”,因为很多论坛都是面向有三年以上留学经历的应聘者。那么本土博士的出路在哪里呢?


本土博士一样可以完爆“海龟”博士,靠什么呢?论文。有一些特别优秀的本土博士很了不得,发了很多文章,学术成果碾压“海龟”名校博士。


所以,名校和海外经历现在已经不是最核心的考虑要素了,一切都是论文说话。高水平论文是求职的硬通货,而且要比你的同行有更多更高水平的论文发表,才能在求职中脱颖而出。我也真的见过,美国名校博士被某211博士碾压,本土博士直接副教授,而美国名校博士连讲师都没有给,因为论文不在一个量级上。


最近很多学校开始采取另一种招聘形式,就是师资博士后。师资博士后如果去一个好的学校,是可以试试的,在好的平台积累一定的学术成果,可以在出站后去一个一般的学校做教师,特别优秀的也有可能留下来。


博士每年毕业的,国内国外的都太多了,这是不争的事实,而职位那么有限,伴随的就是残酷激烈的竞争。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要有超过同行水平的成果才能找到好的工作,要有足够的话语权,不然,真的是任人宰割。所以,还是鼓励大家好好做学术,努力发更多更好的文章。


可能有同学有疑问,为什么论文这么重要呢?


首先,学术声望的建立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靠THE, QS, 软科的排名么?一部分吧。但是在我们做学术的人心里,有一个这个学科或者这个方向的自己内心的排名。会觉得这个学校很好,还不错,是因为某个人或者某些人在。


当一个人在有学科声望的相关期刊上发表了很多文章有很多成果,并且都是关于某一个话题时,我们就会不自觉地看一下,这个人在哪里就职啊,这个学校这个方向做的不错啊。当好多个人在这个学校,这个学校的方向就是有竞争力有声望的了。这是学术声望建立的最关键的过程。


还有,学术论文是申请课题的基础,而申请课题是评奖的基础。论文、课题、奖项构成了学术评价的核心指标。其实我现在从雇主,也就是学校层面考虑,学校想要发展,提升排名,建设学科,靠的就是这些。


所以,在招聘的时候才会格外关注应聘者的论文发表,因为能够发表好论文的应聘者,体现了他可以继续发表和做研究的能力。当然一些学校不仅仅看学术,也要看讲课质量。


前几天被一篇文章刷爆朋友圈,就是学科评估和亮剑结合起来的幽默文章。我觉得很真实。


博士求职者在和同行竞争,难道学校之间就不在竞争么?教育部学科评估,A,B,C每个等级的名额都是一定的,你上去了我就下来了。而学科评估的结果和很多东西都相关,包括双一流学科建设,动态机制真的有可能让某些优势学科因为发展的不如其他学校而被抢走。


所以,这些学校的压力也很大,真的是逆水行舟。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求职者可以获得从学校或者学院思考的视角,来向他们展示自己可以为学科评估做出什么贡献,这样可能会有助于自己的求职。最后祝大家都有一个好的归宿!


本文来源:募格学术(再见本垒打)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如果不想错过每日精彩

一定要星标置顶哟~ 


后台回复关键词:福利

学术君精选

笑翻了!想象中的论文答辩和真实的论文答辩

当科研工作成了生意,科研人员也成了生意人

41岁博士医生突发脑出血不幸离世:没有健康,一切都无从谈起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免费资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术资源大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本网站(网站地址)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