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优秀博士代表」三年 46 篇一作 SCI 被疑疯狂灌水?这啥情况…

  • Colin
  • 0

来源 | 生物学霸(ID:ShengWuXueBa)

作者 | 面包树

「三年以一作或者共一身份发表 SCI 论文 46 篇,总影响因子达 120 分」
 

近日,笔者留意到知乎一则热门话题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搜索相关新闻发现,2019 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荣誉博士毕业生代表邓姓博士,其文章之多让众人望尘莫及。

 

笔者已隐去相关个人信息,图片来源:知乎匿名用户

 

疑似本人回复,图片来源:知乎网友提供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学霸,却引起了网友的讨论乃至非议,甚至有华西医学院内部人士匿名评论

匿名用户评价,图片来源:知乎

 

 

数量巨大的论文引发争议

 

据统计,这位邓姓博士 46 篇文章中 Comments 9 篇Meta 分析 10 篇Original research 16 篇,其余为 letter。

 

笔者也去查阅了其发表的论文,多为 2-3 分左右的期刊或者杂志,检索发现其一篇 11 分左右的高分文章,打开全文发现该篇文章实为 letter to editor,SCI 论文中一些 comments,letter 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科研论文。

 

网友争议的点主要也集中于这位邓博士发表的文章类型和文章质量。

论文部分截图,来源:pubmed

 

根据 2019 年公布的影响因子,计算 Nature、Science、Cell 三大顶级期刊杂志影响因子总和为:

 

43.07+41.037+36.216=120.323

 

我们不得不感叹邓博士三年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了 CNS 之和

 

试想如果邓博士三年发了 CNS 级别任何一个杂志的一作文章,相信他作为博士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不会引起任何非议。

 

平心而论,比起这些面临毕业压力的硕博士,通过短短几年,发表数量如此之多的论文,邓博士算得上「优秀」!不仅可以达到毕业要求,还可以帮助自己获得许多荣誉。

 

然而这种灌水式发论文(平均 2-3 分每篇)的模式却被多数网友和科研工作者所诟病,文章结构基本一个套路,连摘要都没有太大差别,多为一些没有创新和有价值的论文。

 

邓博士似乎已经偏离了科研的初衷,为了灌水而灌水,在现实面前,他选择了以数量取胜。

 

 

学校为论文灌水背书令人不安

 

如果说个人的灌水行为还能理解,但是这次事件有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学校层面并未对疑似灌水行为作出反应。

 

2019 年华西临床医学院的荣誉毕业生中,除了邓博士,还有两个荣誉毕业生论文数量也达到 30 多篇。

 

他们也被作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的优秀博士生代表,学校从无形中肯定了他们的这种行为。

 

在全国医疗机构中,华西医院发表的科技论文名列前茅,其论文数量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

图片来源:中信所文件

 

华西医学院的综合测评中,SCI 论文作为重要的附加值,奖学金及一些荣誉称号的评定中论文都作为加分项,为了获取奖励,这种评价体系自然会助长学生因利益的驱动过分追捧 SCI 论文。

 

如果不能保证质量上的提高,学生会选择低分高产的快速路径。有了学校的背书和学校的体系制度,新进的低年级学生当然会争相效仿,临床工作繁忙之余选择低分却可以快速发文模式是他们认为的最佳选择。

 

学生通常会面临这样的一个选择「为了生存,不得不灌;为了科学,不该灌」

 

我们要明白「小灌怡情,大灌伤身;名声不易,且灌且珍惜」

 

为了发这些论文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发出来的论文可能没有太大意义和价值,即浪费了学生的光阴,又花费了大量的国家经费,两败俱伤,实不可取。

 

 

科研与现实的冲突令人深思

 

学校的这种评价体系和目前我国对于医务人员纯粹看论文和基金的评价标准都会导致学生和导师对 SCI 论文的过分推崇,导致两种极端现象的产生。

 

会做科研发文章的学者,职称评定上了但可能医术不精,而医术高明的医者因为没有时间做科研,职称难以上去,可能连主刀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当毕业之后面临博士后申请、助理研究员,助理教授岗位的申请时,这些灌水的文章可能不能成为科研上的有益选项,反而会变成一种累赘,被一些老板或者导师看作有学术不端之嫌。

 

科研基金的申请或者以后的科研生涯里,这些论文可能不能出现在自己的介绍页中展示,反而有可能变成了自己人生的污点。

 

在科研和现实的冲突面前,笔者更建议人才的评价标准需要多样化,分类化。

 

医护人员可以选择专职研究技术,救助病人,也可以选择走科研道路,做一些有用的临床研究。

 

科学家群体可以专职教书育人,也可以从事基础研究。这样的多样化道路是国家未来的基调和调整方向,对于深陷泥潭的科研工作者也是众望所归。

 

 

作为个人,要沉下来做科研

 

今年 7 月份科技日报就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整治形式主义始终在路上》,力图为科研人员减负,精简「牌子」,去「帽子」,真正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畸形指挥棒,实施分类评价,更好释放科研人员创造活力,不拘一格降人才。
最近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教师蒋华松成为该校凭「教学专长」晋升教授的第一人,他晋升教授全靠的是他平时课堂教学,无一篇论文、无一分科研。

 

2018 年 30 岁的刘真成为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一名研究组长,没有按照套路出国的他,没有「洋帽子」,靠自己的本事和能力建立自己的课题组。

 

图片来源:中科院神经所

 

这些事例说明我们在尝试「去论文化」「去帽子化」,但政策的实施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难一步到位,总是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笔者相信未来科学家群体对于论文的追捧热度逐渐在淡化。

 

「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要沉下心来,把冷板凳坐热。」

 

科研工作者也都希望在政策的调整和改变下可以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做一些有用的科学研究。

 

真正的科研和科学家不应该是搞一些短、平、快的项目,而是应该沉淀下来,像一个工匠一样精耕细作,慢慢雕琢出来一幅耐人寻味的作品。
 
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和科学研究才可以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本文来源:生物学霸(ID:ShengWuXueBa)  作者:面包树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如果不想错过每日精彩

一定要星标置顶哟~ 

后台回复关键词:福利

学术君精选

男博士向左,女博士向右

“你都硕士博士了,竟然还不如我!”

8名学生放弃上清北,网友狂赞?两所学校回应了……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术资源大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本网站(网站地址)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