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生产的叙事研究

  • Colin
  • 0
来源 |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年第5期

作者 | 蔡文伯 赵彩虹

研究生为什么要进行学术研究?其动机是什么?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研究生样本的访谈,经过叙事分析,发现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的动机并不单纯,功利性目的很强,当下的学术环境也不是很理想。这篇文章可以为从事学术研究者们提供一个自我思考的视角。

摘要:学术生产是对学术发展的再生产,研究生学术培养制度落实过程中的扭曲现象使其内涵发生偏移。从学术生产的另一主体即研究生主体出发,通过访谈资料对话,以叙事的方式分析在学科场域中研究生学术生产过程相关的制度影响因素与潜在博弈。结果发现:学术共同体散失、学术生意人显现,相关制度执行力度较差,制度乏力、偏移以及整体效能下降,研究生学术生产存在潜在的制度陷阱。应优化课程设置,促进学术单位体向学术共同体转变,完善导师制度考核与研究生质量评估机制,构建民主的学术制度环境,让研究生学术生产真正回归本真,成为学术促进的有效助推力。
 
关键词:学术促进; 制度陷阱; 研究生; 学术生产; 叙事研究;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研究生数量的增长,研究生教育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着国家的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知识创新体系的构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指标之一,研究生学术生产是对学术发展的再生产。然而目前研究生学术培养与生产内涵逐渐被单价知识观的线性生产逻辑所限制,以科学研究为主,教学活动与社会服务成为研究生学术生产的附加物[1]13。
 
研究生学术生产散失其精神价值,科学研究、发表论文带来了学术生产繁荣的显性体现,但是无疑也使大学学术生产场域极具功利化。制度失范使学术垃圾产生,学术泡沫由此增长,学术繁荣的背后实质是量的增多而非质的进步。2018年11月,教育部严令指出摒弃“五唯”片面指向,“唯论文”并不是说拒绝学术,而是要客观看待论文,科学对待学术生产,使学术生产真正促进学术的发展。
 
对于研究生学术生产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贾永堂,杨林玉(2014)以经济学为视角,针对我国大学学术生产存在的问题,分析制约学术生产的制度性因素[2]51。杨光钦(2015)探讨高校学术生产数量繁荣与学术制度之间内在逻辑,从内外在制度出发分析学术数量繁荣的制度根源,认为量化评价的学术生产制度给学术生产数量的繁荣带来了机遇,但是也使其内涵偏移,导致制度性资源浪费[3,4]。冉隆锋(2018)从大学学术生产的意义分析出发,指出学术的价值理性被工具理性遮蔽,而学术生产外部的繁荣实际上是对内在价值缺失的一种折射[1]16。表明目前我国的学术生产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意义,而学术生产是在一定的学术制度场域的活动,相关的学术制度指引学术生产的发展。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指出场域是一个运作空间,而任何与该空间有关的对象所经历的一切事情必须要在所处的场域中理解,不能脱离场域单凭对象的内在属性来判断与解释;同时,场域也是一个争夺的空间,场域中的各个对象为保证或者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往往会采取策略展开斗争[5],期间也蕴含了博弈环节。为此,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学术生产的另一主体即研究生主体出发,通过深度访谈收集资料,以叙事的方式分析在学科场域中研究生学术生产过程相关的制度影响因素,比如研究生培养计划、导师制、教学计划与管理、课程设置、奖学金评定、学术资源配备等,借助场域理论与博弈论探究在目前环环相扣的学术制度环境中,他们实际上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他们对于学术生产的相关影响制度的评价如何?目前的学术生产模式到底是一种学术促进还是制度陷阱?这不仅可以反映研究生学术生产的真实体验,而且间接地反映了其背后处于教育多种功能博弈与复杂社会结构中的制度逻辑状况,为优化学术生产制度提供思路与见解。
现象描述:
研究生学术生产的叙事阐释
 

基于对研究的整体性考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新疆四所高校23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访谈,其中研一10人(GF1-10),研二8人(GS1-8),研三5人(GT1-5),均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学科方向。主要采用开放式访谈,非正式交往以及现场观察。

 

(一)读研归因:功利至上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上升,研究生教育为我国创建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与技术保障。符号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总是表现为某种符号,同样,学历一方面是知识的象征,另一方面也是其个人未来职业、地位以及价值实现等重要工具。然而,潜在的学历社会使研究生教育蕴含价值误区。

 

“我只是想拿个学历”

 

我本科是一个二本院校,大四的时候周围的同学有的在准备考研,有的在找工作,我自己也没有具体打算,就知道一点也不想工作,想了想反正也没事干,就考研吧,我只想拿个研究生学历,听说本校的相对比较好考一点,毕竟还是占优势的。(GF1)

 

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高考没考好,所以就在内地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学校上完了本科,本来想着本科毕业工作的,结果毕业找工作,完全没有人要(尴尬地摸摸头),说实话就是不好找工作吧,没有自己喜欢的工作,无奈之下就和朋友一起考研。(GS3)

 

不想工作、本校优势、没啥追求以及只想拿个研究生学历等等这样的思想在考研人群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当然也有在工作压迫下被迫考研的人群。当前社会场域中利益出现冲突,工作———读研的博弈过程中,参与主体最终根据自己所了解的信息以及对自我能力认识的基础上做出对于自己最有利的决策。由此,研究生学历成为了许多非学术目的的读研者寻找更好工作的跳板,通过读研的缓冲,实现自我人力资本的增值,为以后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职业发展前景以及更优的工资待遇奠定基础。

 

杜威主张经验的一个标准是连续性,也就是说,经验的概念来自其他经验,而且导致将来的经验。无论一个人处在连续体验的哪一个点上———想象处在现在、过去或将来———每一个点都有过去的经验基础,都会导致经验性的未来[6]。一直就想上博士,这个信念很坚定的,自己一方面想去高校当老师,另一方面对科研还有自己的专业还是挺感兴趣的,希望在这个领域中有一方天地与作为。(GF5)

 

(二)阿尔特霍夫体制下的学术“生意人”

 

知识的概念在学术资本主义中正在显著发生改变[7],知识成为一种特殊的学术资本,为研究生在学术生产与资源博弈环节中提供强有力的竞争优势。目前,作为文化领域的重要活动及存在形态的学术研究也因学术生产的相对过剩而进入“再生产”阶段[8]。相比于传统的工业化生产,研究生学术生产追寻本真以及真善美的精神所求受到再生产的影响而散失,学术生产所处的学术文化与生态受学术活动的变异而出现异化,研究生学术生产成为了发文章、毕业、找工作的代名词。

 

“读研以发文章为目标”

 

学校对研究生毕业有明确规定,专硕是一篇普刊+六级考试成绩。但是二级学院要求发一篇核心。每年研究生一入学会有专门讲座,告知毕业条件,然后大家就以此为目标,读研就是发文章。(GS6)

 

不能说研究生毕业发文章这个要求不合理,就目前来看,似乎这个已经是金科玉律,不能改变,说实话也不好改变吧。毕竟关系到的利益主体还是挺多的,比如说学校、教师乃至社会,究竟用什么去衡量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也似乎没有更有效更直观的方法了。(GS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中具体规定了研究生培养工作,以培养科学专门人才与高等学校师资为目标,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以某一专题最新成果进行研究,并将其科研成果写成论文,答辩后取得相应学位。目前,大学的学术资本是大学在教育场域中的重要衡量标准,是大学地位的竞争力,科学研究成为高校之间在竞争场域中相互博弈获取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的有利手段。由此,量化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学校、二级学院甚至导师的规定下而传达,外在的功力目的使研究生学术生产散失其根本价值,“为学术而学术”“依靠学术发展学术”的精神被外部因素刺激而扭曲,研究生学术生产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促进,学术失去了应然的价值。

 

研究生评价制度单一、制度缺失使研究生学术生产沦为制度陷阱怪圈。一方面发表论文成为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低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在研究生奖助学金评价体系中,科研比教学活动与社会服务在总评比中占较大比例,例如,奖学金评选是整个学院研究生一起评选,不区分专业和方向,采用同一个评选办法,这个量化的评选制度首先还是看文章,发表文章的等级越高相应的分数越高。总之,科研还是占很大的比例的,社会活动比例也就占20%。(GS7)

 

研究生们为取得学业奖学金,获取荣誉以及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在学术生产过程中片面追求论文数量,在利益的博弈与衡量中放弃对自我主观正义的实现。畸形的评价指标掩盖研究生培养的实际质量,忽视学科特点以及研究生学术生产的本真,学术生存的工具理性占主导地位,促使研究生出现学术失范行为。

 

“作弊VS良心”

 

我们这一级有个别同学听说小论文是自己掏钱买的,期刊等级不一样,价钱也就不一样,同样都是读研,感觉他们好轻松,虽然我也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是他们老师也不管文章的途径,只看最后的结果。现在,文章也有了,就只需要参加一些活动,奖学金也拿到了,毕业也不用担心了。其实,学术生产应该是很严谨的,那这种做法也会多多少少在心理上带来长久的冲突,担心被查出来,那良心上还是不安的。(GF2)

 

制度设计理念是制度设计的主导思想,影响其内容与方向。一个有效的学术制度建构的基本初衷在于保护学者研究的自主与自由[9],而目前潜在的制度偏差带来的变异的学术生产与学术促进,实则使研究生学术生产陷入了制度陷阱。硬性的毕业条件以及量化的研究生质量考核,使其在学术旨趣中迷失自我,制度设计者与制度主体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使研究生成为了学术生产线的工人,变成了阿尔特霍夫体制下的学术“生意人”。

 

同样,这种现象也存在于专业硕士培养,《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内容》中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践、学位等科学定位,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然而在实践中,学院没有硬性要求统一安排,实习主要是看个人吧,自己找一家实习单位实习就可以,或者把学校需要实习的一些手续证明在实习单位办好就可以了。另外,我们学院对口实习的单位只有一个,但是需要实习生人数不多,所以专业硕士实践并不重视。(GS6)当然,也不妨存在无效的实习。我们学院对于专硕生实习比较重视,但是在实习过程中存在很尴尬的一个事情,一方面,学院虽然提前给我们联系好了实习单位,也给予了我们充足的时间去实习,但是学院和实习单位并没有沟通好,实习单位并不知道他们能为我们的培养提供什么帮助,要达到什么样的实习结果,另一方面,实习单位也并不会真正去重视我们实习,学校老师教学任务很重,他们不会也不敢放手把课堂教给我们,所以我们所谓的实习也就是去给实习单位每天打零工,批改作业等等,说实话,我们并没有觉得自己有所进步,而且还招人烦。(GS1)

 

专硕研究生的培养是一种典型的联合培养,双方都应该成为该制度环节的重要设计与执行主体。事实上,实习单位的缺席以及二者若隐若现的“培养”关系使专业研究生培养出现“壁炉现象”,也不难最终出现专硕也是被当做学硕培养的偏离情况(GS4)。制度执行力度较差,出现制度乏力以及整体效能下降,存在潜在的制度陷阱。

 

当然,也不乏一部分真正热爱学术的研究生们在当下的制度环境中,克服制度缺陷,破茧而出:

 

“始终相信努力会有你想要的结果”

 

学校规定了毕业要求,也不能坐以待毙,再说这也是一种对我学术的培养方式。一年多左右时间就是每天做实验,有压力也有动力,后面自己逐渐入门了,两年发了3篇SCI,其中一篇是一区top期刊的,越来越坚信自己最初的学术信仰,反正会一直坚持不移地走下去。(GS4)

 

学术生产是一场孤独的旅行,热情与现实的残酷每天在较量,但始终坚信自己最初的学术信仰,这是一个人的狂欢,需要自己去动手学习,自己去摸索,自己学会成长。做研究生的过程中担心与热情并存吧,一方面担心研究的方向会不会有点偏离,害怕辛辛苦苦做研究最后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另一方面对这一方面还是挺感兴趣的,想深入研究下去,只能靠这点仅有的科研热情活下去。(GT1)

 

同样,这是一个能力的竞技场。虽然学校有相应的提供公费让研究生外出交流等相关制度,但是说实话老师们并不注重这个,归根到底也只能说自己能力不行,手里没有含金量比较高的文章吧。我可能属于比较主动的那一个,利用公费出去了两次,学到很新鲜的东西,比如一些论文写作的方法呀、理论呀,说实话我在自己的学校根本没见过。(GS6)

 

(三)学术单位体凸显,学术共同体名存实亡

 

研究生学术生产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生产,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学术生产使其具有双主体性。在学术生产的始末,教师不仅要参与,而且要指导学生共同完成,师生之间借助学术交流与合作,激发彼此的学术灵感,从而生产学术成果[2]53。目前,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导师制”责任制,这不仅给予导师较大的权利,但同时也侧面反映出导师要担负起更大的责任,间接地保证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我和我导师相处很融洽,见面次数不多,主要还是电话联系。导师都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研究方向,他也会尊重我们的选择,随时会叮嘱我要静下心做研究。(GF3)

 

当然,并非所有的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会如此融洽,因为个别原因,导师与学生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学术共同体,学术生产难免会成为一场单人的旅行。

 

现在选择导师也是双向选择,自己选导师也没有认识的同学,对老师不了解,看了一下官网上导师简介,看到现在带我的导师研究方向路径和我差不多,至少两个人会彼此相对了解一些。事实上,我读研期间,导师去国外学习,和老师的联系仅仅局限于微信,还要考虑时差等等问题,交流特别少。论文指导常常会延误或者忽视,几乎靠自己一个人摸索。(GS8)

 

一种若隐若现的导师制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研究生学术生产长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孤独与无奈充斥着整个学术生涯。当然,目前学术界已经形成了一种“学术单位体”[10],封闭与利益共存的学术单位体一方面抑制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也使生生之间学术关系利益化,学术交流缺失,形成学术利益的垄断局面。

 

有时候碰到一些自己拿捏不准确的学术问题,自己导师也不确定框架如何去体现思路,也不敢去问其他资历比较高的老师,一方面害怕被冷落,另一方便也怕丢自己导师的面子,只能自己一个人去尝试,纠结又无奈。(GT2)

 

很多老师因为职称等也评到了,也不缺什么东西,所以对研究生不怎么管理,完全是散养的。说实话,读研期间还是自己要对自己负责。(GS6)

 

比如我们马克思学院,导师一般都有行政岗位,并且导师带得研究生比较多,所以导师对我们学术这一块关注度有是有,但是不多。(GS3)

 

随着国家对于创新人才的需要,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而这难免与现有的导师考核体系出现师生比例失调现象,“散养”“关注不到”这些师生之间的现象常常存在。当然,学术生产系统更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是拥有有效的、有利于交流互动以及自由批判的互动机制,是具有有效的公共交流平台、充分的参与渠道以及良好的协商体系[11]。无论是老师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亦或是跨校师生之间有相互交流、相互请教的学术意识,摒弃学术的“近亲繁殖”与“学术霸权”等不良现象。

 

“隐形的学术生产者”

 

我曾经在外出交流的时候认识一个同方向的师哥,后期学习、实验等等遇到问题都会主动找他寻求帮助,我和师哥之间的学术交流彼此的导师都不能知晓,是隐形的,具体中间的细枝末节我们也不知道导师会怎样去理解。(GF3)

 

“无效的”课堂

 

目前研究生期间所学习的课程帮助不大,开设的课程其实属于基础课程,授课老师也只是随便讲讲,因为我自己研究的方向比较偏,可能对于目前所学习的课程内容是完全用不到的。(GF4)

 

淮特海指出,教育是一个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地耐心地掌握细节的过程,不存在一条灿烂的概括铺成的空中过道通往学问的捷径……教育的问题就在于使学生通过树木而见到森林[12]。课程的设置须处理好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重,摒弃“蜻蜓点水式”教学。一方面课程的设置为研究生学术生产提供研究思路,赋予他们研究的工具;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其带着研究问题学习课程,培养常思考、常动手的意识,主动构建健全的知识体系。研一我导师就是让我一边上课一边写论文,有时候授课老师的一句话或者同学回答问题的出发点会给我论文写作带来灵感。(GT4)

 

(四)学术资源不足,学术场域差异性存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的重要基础[13]。学术环境不仅包含科研条件及科研设备等硬环境,而且还包含学术制度及学术评价体系等软环境[14]。不同的学术环境下学术发展不同,构建良好的学术环境是促进高校学术生产与发展的关键。

 

“学术资源差异太大,学术氛围区别化存在”

 

我们学校地理位置比较偏,一些实验仪器设备只能实验室之间共享,相比内地高校,学术氛围也很低或者说几乎没有。最简单的例子,邀请疆外老师做讲座的次数屈指可数,双方成本太大。(GF3)

 

我是历史方向,图书馆很多书籍缺乏,尤其是一些古籍等等。大多数情况还是在知网期刊上看一些相关的文章。(GF8)

 

我们学院老师在图书馆专门给研究生配备了隔间式的自习室,每个人还配备台式电脑,这个非常好,有利于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与学术生产。但是总体来讲,我感觉人文社科的学术氛围在师师之间、师生之间都不浓厚,像植物科学学院这些理工科的,整个团队一起实验研究,氛围还是比较浓厚的,而且,研究生每个年级之间也特别有感情。(GS6)

 

客观的地理位置与历史传统,高校之间差异较大。相比于内地高校,甚至是“双一流”高校,一些普通院校无论科研经费、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等等都无法与其相对比,由此在宏大的教育场域中处于劣势地位的高校为获取资源而采取相对应的科研数量措施来使其利益最大化,教师拥有授课者与科研者双重身份,科研量使教师对于备课、授课精力不足,课程质量得不到相应的保障。而一些导师为完成自己的科研量,一方面将其隐形转移,强迫学生发表高质量的文章,间接沦为自己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因忙于个人发展忽视对学生的指导,由此,一些无学术天赋的学生为顺利毕业获取学位,投机取巧、无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要求。这期间各个场域以及场域中的各个小个体因取得自我利益最大化下蕴含的博弈以及博弈下的变异生产,无疑会减缓高校学术生产活动的发展步伐,影响师生对于科学研究的热情。
 
 
分析与讨论
不同的学术场域需要相应的学术制度环境,同样也会产生不同价值的学术生产。由于高校文化资本的不同,即使在同一个教育内部场域中,学校间的地位与学术档次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期间蕴含高校与政府、教学与行政、教学与科研、师生之间等等为获取资本而进行的博弈,使学术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一)制度执行力度差,整体效能下降
 
学科场域中,众多学术制度影响着研究生学术生产的方式与结果。在访谈与观察中发现,首先,研究生相关宣传部门并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宣传工作,不仅要在入学教育以及研究生学术生产过程中宣讲研究生相关制度,更要主动跨越至本科教育中,提前为研究生教育做好宣传工作,端正读研态度,尤其要防止跨学科研究生盲目跨考。大多数同学读研的目的扭曲,也不乏存在一部分同学完全随大流,从而导致其在学术生产过程中缺乏兴趣。其次,学校部门过于冗重,一方面相关学术生产制度表面健全与存在,实则大多数并没有服务于学生,出现高高挂起的局面;另一方面,上传下达方式单一,有些甚至出现缺失,关于一些制度的相关内容并没有真正传达到学生,致使学生出现对学术生产的误解,从而导致学术制度失范、学术垃圾产生。总之,研究生学术生产制度执行力度较差,制度真空化现象严重,学术生产陷入制度陷阱。

 

(二)课程脱离实际,教学理念缺失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研究生课程为研究生学术生产奠定良好的知识根基与方向。然而,目前的研究生课程中,课程设置每年都在变化,专业方向的课程较少,基本是按照大领域进行授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依旧采用本科式的教学模式,以传授基本知识为目标,对于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软件、方法等大多数是蜻蜓点水、一闪而过,研究生课程设置脱离实际所需,成为获取学分的应付课程。同时,备受科研和教学两座大山压迫的教师,因科研在教师职称评比等环节比重较大,难免会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态度,课程设计缺乏理念意识,课程内容过于基础化,专业热点、前沿动态缺失,使研究生课程丧失其应有的价值与意义。

 

(三)学术共同体散失,学术生意人显现
 
导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然而,经受访者反映,目前导师拥有多重身份,比如:教学实施者、科研创造者、行政官员等等,这些难免缩减导师对于研究生学术生产的指导度,使导师制出现“导师不导”的现象,学术生产成为孤独者的旅行;另外,因个别原因的影响,同一学院同一领域的师师、师生之间缺乏学术交流与碰撞,潜在的隐形竞争实际上是对学术共同体价值的误解,跨学科研究也只是一纸空文。高校为争夺教育资源与场域地位,明确要求研究生毕业发表相应的学术论文,同时二级学院、导师在此基础上对学术论文级别加以提高,使研究生无形中产生较大的学业压力。为满足毕业条件,学术作假等不当行为变成纯净学术场域中的地下生意场,使研究生质量严重下滑,尤其是学术道德丧失。
研究启示
(一)落实相关制度,创建高效学术场域
 
制度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不断规避和防范落入“制度陷阱”,才能制定出高效率的好制度[15],才能使理性的研究生学术生产成为学术促进的重要方式。高校应明确自身定位,避免为了资源与名誉而盲目模仿与移植学术制度,造成制度性资源浪费;做好研究生培养宣传,吸引优质资源,行政部门应精简机构,落实学术生产相关制度,实时知师生之所需,掌握制度实施情况与成效,对于“空架子”的制度应及时调整与修订。另外,高校学术委员会应充分发挥其作用,管理与调节研究生学术生产,在学术评价机制的制定始终应开设博弈主体沟通机制,摈弃唯量化单一评价指标,根据学科领域进行适度调整,从而制定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与学术氛围。

 

(二)优化教学设计,创建精品课程
 
课程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反思性的实践,是创造意义的过程[16]。教师应秉持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平衡好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利益冲突,不能因显见的科研成果而放松教学的阵地。教师一方面要温故知新,不仅传授学生知识,督促学生进行学科知识建构,而且要给予其学习的方法,实时帮助学生解决学术问题,将课堂延伸到实际科学研究中去;另一方面,时时吸纳新的学科前沿知识,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设计,追求“金课”,摒弃“水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问题意识。

 

(三)完善导师制度,促进学术单位体向学术共同体转变
 
研究生学术生产中,研究生是其主要生产者,导师是其重要的引导者。首先,研究生要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保持科研的热情与激情,时刻与导师交流自己的科研进展以及研究困惑,做到师生之间思想碰撞,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其次,导师要处理好工作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科研情况,而且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引领学生提升人性,塑造人格。当然,教师之间也要相互请教,打破学科鄙视链,鼓励学生之间共同研讨,“共享共建,内聚外联”形成紧密和谐的学术共同体。最重要的是,要完善导师制度,注重导师制度的过程性评价,上级部门应实时掌握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实际情况,对于影响学术生产的因素进行及时止损,维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利益,为此创建优质的学术共同体。

 

总之,学术制度是围绕一系列学术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制度与规范,服务于学术活动的主体。目前关于研究生学术生产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导师制、教学计划与管理、课程设置、学术资源配备、奖学金评定等制度表面看似健全与公平,但是出现制度异化与落实不到位等现象,使学术生产呈现虚假繁荣,落入制度陷阱。因此,制度的建设者要组建学术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学术单位体向学术共同体转变,平衡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比重,完善导师制度考核与研究生质量评估机制,构建民主的学术制度环境,而学术生产者要秉持学术良知、学术信仰以及学术使命,让研究生学术生产真正回归本真,成为学术促进的有效助推力。

 

参考文献
[1]冉隆锋.大学学术生产的意义危机及选择[J].现代大学教育,2018(3):11-20+111.
[2]贾永堂,杨林玉.对我国大学学术生产力的思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30(03):51-61+102-103.
[3]杨光钦.高校学术生产数量繁荣的制度探源及理性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5):60-65.
[4]杨光钦.高校学术生产数量繁荣与学术制度的内在逻辑[J].教育研究,2015,36(7):49-56.
[5]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80-281.
[6]D.简·克兰迪宁&F.迈克尔·康纳利.叙事探究质的研究中的经验和故事[M].张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4.
[7][美]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学术资本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19.
[8]董云川,李保玉.仿真学术:一流大学内涵式发展的陷阱[J].江苏高教,2018(8):1-8.
[9]阎光才.学术制度建构的合法性与合理的制度安排[J].探索与争鸣,2005(9):47-48.
[10]张应强.促进学术共同体的建立,营造良好的学术评价环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0-121.
[11]凌健,张鹏.大学学术运行系统重构[J].教育评论,2012(1):18-20.
[12] [英]A.N.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2:11.
[13]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EB/OL].(2016-01-13)[2019-05-16].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9273846/c74bpmoHdNcH2okRhfc5_QEO7jDGiCvj5UfRyTVWnvsV2PkGC_CYm vune6g47NloXz4Ud3aZYOX1jqRJLfO9zNytC0xXBW79UvHJJtdb5S6BIucOgoxkI5ra8w.
[14]冯君莲.大学学术生态的困境与出路[J].大学教育科学,2012(6):101-106.
[15]王为民.走出“制度陷阱”: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供给困境反思[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8(1):137-142.
[16]马仁锋,金邑霞,张悦,等.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41(3):123-129.
原文标题:“学术促进”还是“制度陷阱”——研究生学术生产的叙事研究
 

本文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年第5期、学术志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如果不想错过每日精彩

一定要星标置顶哟~ 

 

后台回复关键词:福利

学术君精选

这才是导师发补贴的正确姿势…

32篇SCI / EI论文、多项发明专利、本科生科研导师……这位华工研究生,着实厉害!

辅导员真实生活图鉴: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免费资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术资源大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本网站(网站地址)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