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颁奖典礼压轴演讲:做科研这样更容易成功

  • Colin
  • 1

来源 | 科学网

作者 | 赵广立

 
11月2日下午,科学探索奖在京举办首届颁奖典礼。
 

科学探索奖简介

 
“科学探索奖”是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支持在中国大陆全职工作的、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一个公益性奖项。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携手杨振宁、毛淑德、何华武、邬贺铨、李培根、陈十一、张益唐、施一公、高文、谢克昌、程泰宁、谢晓亮、潘建伟等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奖项启动资金由腾讯基金会资助。

杨振宁现场演讲。腾讯供图
 

作为共同发起人之一,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颁奖典礼的最后上台发表演讲,表达了对科学探索奖发起机构腾讯基金会的感谢,并寄语青年科研工作者。

 
杨振宁说,科研工作者先要了解你自己,然后选择科研路径,更容易成功。
 
在发言中,杨振宁提到,初读研究生阶段和博士毕业后5~10年的这段时期,是科研工作者比较困难的时期。他也自言1947年(杨振宁在美读博士期间)是他一生中“比较不开心的一年”。
 
“你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再根据对自己的了解去选择所要走的路径,我想是最容易成功的。”杨振宁说。
 
据悉,杨振宁不仅是科学探索奖的15位发起人之一,还主动要求参与评审,担任了数学物理组的评委。
 
腾讯公司副总裁、科学探索奖执行委员会秘书长王妩蓉透露,原本腾讯公司考虑到杨振宁先生已95岁高龄,建议他“做顾问就可以了”,但杨振宁要求参与得更深入一点。
 
“他对中国最大的青年科学家人才资助奖项寄予厚望,所以要求亲自参与。”王妩蓉说。
 
“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后,腾讯WE大会、腾讯ME大会将陆续在京举办,荟萃成为“腾讯科学周”。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腾讯科学周就是希望让科学家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让科学探索成为公众尤其年轻人的追逐点;让科研工作,成为一种新时尚。
 

 
以下为杨振宁现场演讲全文(略作编辑):
 
这是第一届科学探索奖。首先我觉得腾讯这个奖办得非常好。从设想到评奖的程序,到选的学科,到非常严谨的评审到今天的颁奖典礼都办得非常成功。
 
我想我们大家都应该向腾讯基金会、向参与这个奖的学者专家表示我们的感谢。
科学探索奖特别是为比较年轻的学者(而设),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想法。
 
一个科学研究工作者,一生有两个最困难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就是在做研究生的时候,要选题目。因为在做学生的时候,你是在学习已有的知识。而要做研究生,要改变,要发展一个新的方向,这个是困难的。
我自己就有过经验。所以在1947年(杨振宁在美读博)是我一生中比较不开心的一年。
 
第二个困难的时期,在拿到博士学位以后五年到十年的期间,这个期间要选择一个领域,要在这个领域里头做出来一个能够站得住的工作,这是一个新的挑战。
 
科学探索奖特别关注了这个阶段的学者,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计划。我想借这个机会,一方面祝贺50位今天得奖的学者,一方面也跟他们讲几句话。
 
20世纪的科学发展,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到工程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因为这些发展,所以20世纪初跟20世纪末年,人类的生产力增加了几百倍,而且仍在继续推动人类的发展。
 
一个年轻的学者现在进入科学研究队伍,首先是非常幸运的,一方面也非常具有挑战性。
 
为什么说是非常幸运?
 
因为今天科技发展的方向铺陈出来数不清楚的新的领域,每一个领域都可以做出来惊人的、重要的、传世的工作。
 
可是这也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一个开始做研究工作的人,怎么样选择走哪一条路?怎么样选择哪一个课题?怎么样选择用什么方法去研究?
 
我个人对这个有一点建议,也许对各位有点用处。
 
要想了解哪一个领域,不管是当时红的不得了的、还是已经被很多人抛弃了的,要怎么样选择?我觉得最主要的一点是你先要了解你自己。
 
你要先了解你自己的能力,要了解你自己的兴趣。如果掌握了你自己的能力跟兴趣,再根据了解去选择你所要走的路径,我想是最容易成功的。
 
我想最后我要讲一句话,是我觉得腾讯这个奖的发起跟后来的推进到今天做这个样子,有一位最重要的人物,就是饶毅。
 
我希望以后第二届、第三届的科学探索奖,我还能继续来参加、继续来(帮助)发展。

本文来源:科学网 作者 | 赵广立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如果不想错过每日精彩

一定要星标置顶哟~ 

后台回复关键词:福利

学术君精选

河北40名大学生因旷课被退学,教育部:是好信号

“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是你想多了

今日最佳:适合发给导师的表情包……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免费资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术资源大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本网站(网站地址)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