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之下,看高校都有哪些硬核操作

  • Colin
  • 0


来源 | 募格学术

编辑 | 学术君



举国抗“疫”一个月以来,医护人员冲锋陷阵,各行各处也都在全力以赴对抗疫情。高校的相关科研工作者响应号召,纷纷投入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应急科研攻关工作中。这场战“疫”中,高校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上海交通大学


为国内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盒出炉提供技术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古宏晨教授、徐宏研究员团队历经数年研制并实现产业化的纳米磁性载体,为国内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盒出炉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该技术可实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高效分离、捕获与快速检测,已应用于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
 
1月24日,该检测试剂盒通过了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的检验,成为我国法定检验机构检定合格的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
 

厦门大学


一键快检新型冠状病毒
 
厦大分子诊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李庆阁教授团队研制出迎战新型冠状病毒的“神器”——新型冠状病毒现场检测一体机。
 
该型仪器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现场检测,无需严格实验室条件和专门培训,仅需一步加样,大概一个小时后,仪器可自动完成检测并出具报告。
 
除此之外,李庆阁教授还带领团队联合该学院张永有教授,突击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RNA假病毒标准品、病毒裂解和病毒核酸保存管,以及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并于近日临床应用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

 
防疫机器人
 
西安交通大学梅雪松教授团队研发出体温筛查巡检机器人、无人消杀巡检机器人等系列产品,已在医院、海关等地投入使用。
 
早在去年西交大机械学院的梅雪松教授团队就在医疗机器人方面有所突破,随着疫情紧急爆发,梅雪松团队就立即把工业机器人技术和医疗相结合,快速研发了体温机器人和消杀机器人。
 
测温机器人通过热成像和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同时对多人测温;消杀机器人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远程遥控,工作效率也是人工的10倍,适合在武汉方舱医院等危险的工作环境下有效地保护医护人员。
 
新型肺炎大数据评估模型
 
西交大管理学院副教授刘跃文研发出的大数据评估模型已应用于云南省。
 
近日,在云南高速路口等多个检查点,工作人员已经可以一秒钟锁定新冠肺炎感染风险,快速识别潜在感染者。
 
模型基于旅行大数据来综合计算新冠肺炎风险指数和级别,已在云南省全面推广应用,并得到了云南省委和政府的高度认可。 
 
扫码登记系统还能快速回溯到确诊患者曾经出入过的场所,找出密切接触人员。只记录号码,不涉及隐私。
 
紧急开发在线问诊
 
为了给一线医护人员减少工作风险,西交大数学与统计学院人工智能团队为交大二附院紧急开发出一套免费在线健康咨询、问诊与新冠风险筛查系统。
 
这个综合的医疗在线服务平台能为患者提供疾病问诊、健康答疑、病情跟踪、实施监护等各种医疗服务。
 


系统后台联通了多家医院的病历系统,可以实现:
 
病历管理的互联互通,并支持三级诊疗和双向转诊;
 
允许病人在线上传补充个人病历记录档案,实现基于云平台的终身病历管理;
 
允许病人授权其他可靠用户访问自己的病历记录,实现家族、亲属间的病历授权访问。
 
防疫期间,西交大医学人工智能团队将免费为全国各大医院和管理部门提供服务,有需要的小伙伴现在就可以扫码寻求帮助。
 
扫二维码进入通道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研发超级杀菌机器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杨勇主持研发超级杀菌机器人,日前驰援武汉。这是国内首次在方舱CT机上使用杀菌机器人。215日早上,从一投入使用,一天内就马不停蹄地检测了200多名(疑似)病人。同别的CT机不同,这台机器每两次检测之间几乎不用休息,因为每次检测后的CT机杀菌时间只需要3分钟。后续还会有将近20台发往武汉和全国各地,进行新冠肺炎检测。
 

清华大学

 
可重复消毒使用口罩的纳米材料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李勃研究员团队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伍晖副教授团队近年来一直在合作开发纳米纤维类材料,并在研究中发现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战斗中,该团队紧急启动了用于口罩中间过滤层材料的纳米纤维膜的二次开发。
 
通过实验发现,基于气纺纳米纤维超细的直径和高的纤维密度,可以实现非静电方式的物理过滤,具有高的过滤效率和低的气阻,可以满足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的技术要求,同时重复蒸气消毒后仍能维持高的过滤效率和低的气阻,可以满足民众在口罩短缺情况下的应急重复使用需求。目前,相关材料已经加快第三方检测工作,争取早日提供市场需要的材料产品。
 

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校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科研攻关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充分发挥创新优势,立即行动,主动作为,加快开展科研攻关。在此之下,各高校也积极响应,并取得一定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与企业合作开发的试剂盒成为我国法定机构批准的第一批新型冠状病毒PCR检测试剂盒之一,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采用新方法、新技术研发的检测产品,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并已投入临床一线试用……
 
此外,教育部组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20余所高校,结合学校优势特色和疫情防控的科技攻关需求,凝练提出一批项目建议并主动布局。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创新药物集成攻关大平台等重大平台也提出了建议方案并已经启动相关研究。
 
在这场战“疫”中,高校始终随行,并用行动证明了高校的社会担当。在最后,我们向所有战斗在一线的工作者致敬!
 

本文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育之江、各院校及平台官方网站、中国教育在线(eoleoleol)、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张晗)、教育部、中国教育报等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如果不想错过每日精彩

一定要星标置顶哟~ 




后台回复关键词:福利

学术君精选

快来看!285本“卓越期刊”名单!允许从专项报销,可作“三高论文”参照

哀悼!同一天,两位院士逝世

教育部再通知:原则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高校不开学,大学生不返校!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免费资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术资源大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本网站(网站地址)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