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北大计算机博士,在直博第五年选择了退学,没有硕士学位

  • Colin
  • 2

来源 | 本文授权转载自募格学术(ID:mugexueshu)

作者 | 匿名

本科毕业时,得知我们班有几个人考上了研究生,大学老师殷切地告诉我们“你们现在最好读全套的,不要像我,工作了还要为博士学位发愁,一边教书做科研,一边还要读博士,真累,为了这个博士学位前前后后花了我六年时间呢。”
 
我知道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一次性读到博士才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怎么办?还有退路吗?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高赞贴子,答主是北大计算机直博生,在博五的时候从北京大学计算机图形学退学了,这意味着,他连硕士学位都拿不到,只有一个盖着红章的肄业证书。
 

知乎原回答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79057/answer/834579040
 

图源:知乎用户哈里叔叔 募格学术已获授权 部分信息做处理
让人忍不住唏嘘,这经历像极了一部电影的名字《被偷走的那五年》。
 
北大作为国内唯二的高等教育最高学府,是多少人想去却去不了的地方,更何况前段时间华为百万年薪招聘计算机博士的新闻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足以见得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博士有多吃香。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和大环境下,主动放弃北大计算机博士学位,而且还是在博五,这样一个临近毕业的时间节点上。对普通人来说,一定很难做到吧。
 
但答主却毫不犹豫地做到了。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自己不喜欢罢了。
答主一开始读博是因为对计算机图形学感兴趣,并且本科成绩一直很优秀,觉得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把博士学位拿下。所以在浙大硕士、清华硕士与北大博士三个offer中,选择了最难的那个。
但在读研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自己在科研方面没有丝毫的成长,感觉自己是在搞民科。导师把答主实验室不出成果全部归咎为招的学生不努力。但是身边种种迹象都让答主认识到“读博不顺不是我出了问题。”
综上所述,在博五这年,答主选择了退学。
理由是“我不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人。我的导师可以混日子,混时间,但是我不行。我还年轻,我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去做。所以,我选择了退学。”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答主很冲动,一腔热血上头就草草跟北大这样的大IP、大Boss说了再见,以后的路可怎么办呢?
 
也有人可能会唱衰,觉得答主凭借一己之力很难闯出一片别有洞天,迟早会后悔今日的这个决定。
 
但我却能清醒地感觉到答主对往后人生的冷静思考。如果往后余生拼尽全力,居然是为了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成为自己不喜欢的人,那就算活成了别人眼里的成功人士又能怎样呢?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痛苦是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却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
 
答主不想为难自己,让自己活得拧巴,于是选择了及时止损。但是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勇气和胆量。
 
我自己的研究生导师也是直博生,他从本科毕业到拿到博士学位只用了五年时间。但即使这样,他毕业的时候也已经27岁了。
 
而他的那些本科、研究生毕业就工作的同学则用这五年积累了3~5年的工作经验。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3~5年足够成为一个人的成长期。但对于我导师来说,这五年时间,他只是刚刚叩开了学术殿堂的大门,往后成为老师的日子,多得是需要他从零开始的时候。
 
比如怎样写基金申请书更容易中,怎样给学生上课更生动高效,怎样当好班主任兼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等,这些都是读博期间他未曾系统学过的。
 
别人的事业已渐有起色,他的事业好像才刚刚开始。
 
可能也正因为这些无法忽视的悬殊,偶尔师徒一起吃饭的时候,我时常听他说自己真的很后悔读博。
 
因为自己现在的收入与本科、研究生同学间的收入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早知道就把那五年拿去工作了,这样现在肯定也是年收入几十万的人了。
 
每次导师说这句话的时候都带着一种大清已经灭亡了的绝望,他可能觉得自己再也没有办法回头了吧。
 
但我觉得导师的这种想法绝非一朝一夕才有的,他应该在还没读博之前就或多或少能察觉到这些。
 
只是当时这些客观因素像是一坨雪,渺小到根本不足以引起他的重视。最后它们被滚成了一个雪球,才被他看在眼里。只可惜为时已晚。
 
如果导师一开始就正视这些问题,觉得搞科研和挣大钱相比,自己更喜欢挣大钱。
 
敢放弃直博的名额,或许现在就不用羡慕同龄人的工资比他高了吧。
 
然而面对直博五年这样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哪一个学霸又敢轻易放弃呢?哪怕后来发现这条路错了,自己不喜欢搞科研,还不是得将错就错。毕竟时间成本是三十而立有妻有女的成年人最赌不起的东西。
 
所以弄清楚自己对科研是否是真爱,再决定要不要读博,这一点很重要。
 
否则以后的人生肯定少不了抱怨和后悔,但是也没什么用了。
 
我有一个研究生同学,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也坐得住学术的冷板凳。大家都一致认为他铁定会读博。
 
但在毕业的时候,他却坚持去工作。别人问他为什么?明明手上有那么多paper,为什么不直接去读博呢?明明读博以后,平台更高,眼界更广啊。
 
没想到,这同学补了一句“但是选择范围也很小了啊。”瞬间,让问他的人哑口无言。
 
然后他接着说“如果读了博,我估计以后只能去科研院所或高校工作,虽说有的公司也招博士,但毕竟招的人数有限,我的竞争对手和我一样都读到博士了,肯定也差不到哪去。但我本科和硕士出身都不好,很容易就被比下去了。”
 
“再加上现在的科研院所和高校有多难进就不用我多说了,与其拿四五年去读博(赌博),不如拿一年去试错。我先工作一年,如果发现我对科研还是恋恋不舍,到时候再回来读博也不迟。”
 
看得出来,虽然这同学是读博的种子选手,但他并不清楚科研是不是他的真爱。因为关于读博,他考虑更多的不是我喜不喜欢,而是我找不找得到工作。
 
不过好在他正视了自己的内心,敢于抛下已有的科研成果,去另一个陌生的领域开疆拓土。
 
他主动地给了自己人生另一种可能,我想即使以后这种可能没有变成现实,他也不会因为从未尝试过而遗憾。
 
可以说,他是一个清醒做梦的人。允许自己对科研有想法,但不允许自己无视现实。所以他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无独有偶,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施一公也是在社会上折腾了一番后,才下定决心做科研的。
 
那是我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是施一公给一群研究生做演讲的正稿。
 
说来大家可能不信,施一公博二时才对科研开了一点点窍,但直到博士毕业还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么,于是他去面试了一份卖保险的工作,后来还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公司。
 
这两份经历都和他做的生命科学研究没有什么关系。
 
折腾了半年多,直到1995年11月,他发现自己还是很想走学术这条路。
 
于是在日记本里告诉自己“该去explore的机会,你也都explore了,现在轮到你静下心来,从此之后不再起二心,好好做学术。”,然后就毅然决然、奋不顾身地再次进了学术圈。
 
而今天,他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家。
 
因此在不确定科研是否是自己真爱之前,多折腾折腾,也未尝不是好事。
 
因为有时候和信仰保持距离,是为了看得更清。
 
所以你看到了吗?             
 
有的人是发现所做的科研并非自己所爱,及时止损,即使从北大退学也在所不惜。
 
有的人是无视自己的内心,贪图一时的捷径读博,可当发现科研不是自己真爱时,早已无力回天。
 
有的人是先由自己在社会上浪一圈。等到发现学术是真爱时,再回来为时不晚。
 
有的人是发现在学术圈外折腾了很久之后,还是很热爱学术,于是奋不顾身地回来。
 
所以我觉得能够清醒地读博是人生一大喜事,因为不乏有的人为了读博而读博。
 
而更高级一点的喜事是因为热爱才做学术。
 
因为成全自己就是爱自己,而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PS:文章参考知乎回答的部分募格学术已获知乎答主授权)

 

本文来源:本文授权转载自募格学术(ID:mugexueshu)

作者:匿名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如果不想错过每日精彩

一定要星标置顶哟~ 

后台回复关键词:福利

学术君精选

博导说:招博士有点像在古玩市场淘文物,稍有不慎,就有看走眼的时候

48岁大学教授张文波勇救落水者不幸遇难

博士去哪了?大数据分析75所中国高校博士就业去向新变化!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免费资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术资源大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本网站(网站地址)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