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9年学术圈6起“学术不端举报事件” 处理结果咋样了?

  • Colin
  • 0
来源 | 募格课堂整理自科学网、百度百科、新华每日电讯、Science

编辑 | 学术君

在此简单汇总六件本年度较为著名的事件,并且整理事件后期的处理结果。
一、翟天临事件   
2月8日,翟天临因在直播中被问及知网时,回答到“知网是什么?引起网友们重点关注到他的北大博士头衔,随后翟天临的论文作品被披露,其中含有大段抄袭语句。

翟天临曾在《广电时评》发表的《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而就是这篇唯一的论文被发现全篇重复字数过一半,查重相似度超过40%,更涉嫌大段抄袭某论文。

图源:网络

事件后续处理结果:2月15日,教育部回应“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称,教育部对此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要求有关方面迅速进行核查。2月16日,北京大学发布关于招募翟天临为博士后的调查说明:确认翟天临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同意翟天临退站(结束博士后生涯),责成光华管理学院作出深刻检讨。

2月19日, 北京电影学院发布关于“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的调查进展情况说明,宣布撤销翟天临博士学位,取消陈浥博导资格。
二、华中师范大学长江青年学者邓大才   
 

学生质疑教授学术不端,存在一稿多投、论文重复、抄袭等学术不端的问题。中国知网显示邓教授发表415篇学术论文,其中几十篇一稿多投,部分论文存在自我重复与抄袭,尤其是邓教授早年发表的论文问题更为严重。
5月14日,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校方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调查。

事件后续处理结果:(华大在线讯)学校通报了对邓大才同志“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学术不端的调查和处理结果,决定给予其行政警告处分,终止其相关项目的申报。
 
邓大才本人回应,为一稿多发之事,在2005年他曾向学校社科处做过书面汇报,当时社科处做过专门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向教育部社科司做了汇报。他对于过去不清楚学术规范做出的行为表示歉意。
三、复旦大学医学院女博士李敏事件   
 

7月,一条微博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微博中内容被媒体和网友深扒后导致了后面“女博士劈腿四位男博士”的热门话题。并且此事件另一个焦点在于:其中一位向李敏送出了5篇《SCI》外加一篇《nature》子刊
5篇SCI论文对于博士意味着什么?这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尤其是对于博士生来说,想要顺利毕业,发SCI论文是重要一关。我们先看看各高校的规定。北京大学(工学院)要求两篇SCI;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要求3篇SCI,总IF≥3.0,且至少在国外期刊上发表1篇,影响因子达到1.0;西交通大学要求3篇SCI;四川大学要求1篇SCI,老师要求不一;兰州大学要求一篇二区。

还会带来很多物质和荣誉奖励。比如,重庆大学对于发在《科学》、《自然》姊妹刊物(研究性刊物)论文的奖励均为10万元。西北工业大学对于《自然》与《科学》子刊(与子刊的影响因子与母刊的比例系数A挂钩,奖励最高不超过母刊)每篇50万元*A。

随之而来的还有身份和地位的提升。一名知乎网友表示,基本上SCI二区以上的论文发上3~6篇就能在一所普通211高校破格评选副教授了;二区以上发上5~8篇就能破格评选教授了。《常熟理工学院2019年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则提及:发表3篇SCI一区论文,其中至少以我校为第一单位发表1篇SCI一区论文直接认定副教授!
如此看来,此事件对于学术界勤勤恳恳奋斗的学者们实属是一件震撼心灵的事情,这也就引出了当校方发表彻查声明时,较多人关注和讨论此事,希望渉事人员得到应得的处理。
 
事件后续处理结果:虽然一度成为大众间最热门的话题,甚至校方发布消息表示启动调查,但后续的调查结果至今还未有任何一个官方发表出声明或是处理结果。
四、高庆蕾被曝光数据造假   
10月初,华中科技大学高庆蕾教授,入选2019年国家杰青建议资助名单,然而还未等到正式名单公布,网传爆出高庆蕾教授的论文涉嫌学术造假,其中数据被发现存在PS修改痕迹,涉嫌一图7用,一组数据被重复使用。

事件后续处理结果:通过11月公示的2019年杰青名单结果显示,高庆蕾没有出现在名单上,所以她未获得此资助资格。
五、曹雪涛院士被曝大数量论文造假   
 

据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报道,11月14日起,Elisabeth Bik在该网站指出,以曹雪涛为通讯作者的多篇论文可能出现了图像造假问题。

11月15日起,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被曝18篇论文造假,论文实验图片有PS痕迹等消息在网上热传。后又陆续被曝出其论文造假数量超过40篇,部分论文疑似在数据上进行PS修改。

1

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曹雪涛,免疫学专家,现任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天然免疫与炎症的基础研究、肿瘤免疫治疗应用研究。以通讯作者在Cell、Nature、Science、Nature Immunology、Cancer Cell等发表SCI论文230余篇,引用1万余次,培养的12名博士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事发之后,11月18日凌晨,针对Elisabeth Bik发文质疑2008年发表在Blood上的文章数据,曹雪涛院士本人进行了回应:首要任务就是自查,如果有问题,就撤稿!并且表示对数据有信心。

图源:网络

事件后续处理结果:截至到2019年12月4日,曹雪涛团队已经纠正了4篇文章,同时曹雪涛团队表示:对图形组装过程中的错误感到遗憾,并为由此带来的任何不便表示歉意,但我们并未以任何方式操纵数据。这种无意的错误也与这项工作的科学结论无关。
事件相关评论:11月22日下午,Science刊登了题为Top Chinese researcher facesquestions about image manipulation的文章,文中讨论了“中国工程院启动对曹雪涛院士疑似造假的文章进行调查”一事。
在文章最后写到:“在中国学术不端行为的成本非常低,或者说不存在。在美国和欧洲,学术不端行为通常会导致辞职或开除,但这种做法在中国并不常见。”
“权威机关处理曹雪涛事件的方式,将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在过去两年里,党和政府,以及多家重要学术机构都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学术规范的指导方针,以及对于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处罚。但如果曹雪涛被认定违反了这些规范却能逃脱处罚,将意味着这些维护科研秩序的政策都会变成一纸空文。”
六、饶毅实名举报“3位学术界知名人物论文造假”   
 

11月29日中午,一封署名为“饶毅”的举报信在网络传播,信中实名举报国内3位知名科学家学术造假。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仅代表个人,实名举报3位学术界知名人物论文造假,分别是:武汉大学医学院李红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裴钢院士、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即近期填补世界空白的阿尔兹海默 GV971 中国首款该类药物主要研究者、论文通讯作者)。

事件后续处理结果:近期,上述举报信涉事多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作出了回应。

饶毅院士本人回应:
11月29日下午,饶毅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截图作出回应:“(举报信)没有发出,有过草稿。

11月29日下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目前正在调查核实此事。

裴钢院士积极配合权威部门调查:
11月29日晚间,裴钢课题组所在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回应:该中心高度重视,已经在组织人员对该论文进行初查,并将积极配合第三方权威部门的核查。

耿美玉研究院不存在学术造假问题:
11月29日晚间,耿美玉所在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回应,药物所已组织专家进行初步核查。根据初核的结果,唯一涉及阿尔茨海默症新药GV-971的研究论文(Wang et al. Cell Research 29:787-803)不存在学术造假问题。
发表于Cell杂志上的论文也不存在学术造假问题。药物所所长李佳表示,未来他们将积极配合第三方权威部门进行核查,“衷心感谢公众对我所的关注。后续我们会继续做好GV-971相关研究工作”。
李红良教授文章有些疏漏但学术水平“应该可以”:
11月29日,两院院士、时任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德仁接受媒体采访时重申了武汉大学此前对李红良团队的调查结果:当时投诉李红良的材料经过同行知名院士、专家做了两次核查,所有的原始文件没有发现造假性。他的文章发表确实有些疏漏。比如这个图连两边(文章)都用过,互相没有引证。

他同时指出,李红良学术水平“应该可以”。“要不NatureMedicine他两年怎么发四篇文章呢,(他)发过好文章。”此外,李德仁表示,如果投诉的人说得不对要做检讨。“你投诉人家了,一分钱不花,网上折腾人家查了好几年。如果投诉一个人投诉的不对,你要做自我批评。

至此,举报事件还在进一步核查中。

 

由2019年此前发生的这些事来看:
 
原本专业性极高的学术举报,如今却有了“话题出圈”的热度,反映了人们对学术诚信的高度关切。学术诚信事关普通人对待科学的态度,事关“科学家”这个闪耀着求真务实光芒的名词的崇高信誉,事关人们是否还愿意相信那些孜孜以求、皓首穷经的学术成果。近期学术造假相关的新闻频频曝出,无疑会对学术诚信构建带来负面影响。

无论是院士还是长江学者、国家杰青,都是我国千万科研工作者中的头雁人物。他们是学术研究的领先者,更应是遵守学术道德的模范。一旦他们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失去的不仅是某个人、某个研究机构的信誉,还会动摇人们对科学研究客观性、严肃性、可靠性的信任。
学术造假是伴随着学术研究出现的“恶疾”,在各国各个领域都时有发生,而国际学术圈的诸多案例也反复证明:如果一场造假风波引发的“学术地震”不能及时回应、彻查严处,将对一个国家的学术诚信造成难以修复的伤害。

今年,《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出台,引发热烈反响。如何向学术造假等不端行为亮剑,如何用可行的制度防范学术不端,亟待将文件要求落到实处。
9月1日起,人社部印发的《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实施,明确规定了职称评审管理的主要规定和程序,并对职称评审的全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规定对在职称评审环节规范学术造假行为作出明确要求:学术造假将撤销职称,并记入职称评审诚信档案库。
对任何一起“学术造假”疑云,都不可暧昧处之。事件当事人需要一个说法,公众也期待早日得到掷地有声的回答。
 

本文来源:募格课堂整理自科学网、百度百科、新华每日电讯、Science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如果不想错过每日精彩

一定要星标置顶哟~ 

后台回复关键词:福利

学术君精选

博士延期的我,女友已经是副教授了

第一批90后硕博生的身体健康“危机”…

北大博导被举报与多位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校方展开初查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免费资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学术资源大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本网站(网站地址)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